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书法 > 陈淳自书诗卷

陈淳自书诗卷

名人书法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陈淳(1483-1544),字道复,后以字行,改字复甫,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陈淳童年便开始向祝允明学习书法,后又从文征明学习书法、绘画。他的书法受祝氏狂草那种任性恣意的影响较大,即使在绘画方面,也把这种狂纵挥洒融入进去,故他的花卉、山水均与文氏风格不同,不仅自成面目,而且开大写意画之先声。他对徐渭的影响最大,后人把他俩并称“青藤、白阳”。

    此件《自书诗卷》为明陈继儒、清宋荦旧藏,今藏于辽宁省博物馆。高29,5厘米,长530厘米,行草书自作游杭州五律诗四首。

    卷末署款为甲辰秋日,正是他62岁去世前的作品。最大的字有16.6厘米左右见方,字势雄强,笔力劲健,气势恢宏,神采飞扬,有祝氏狂纵激越的气概,但不及祝氏精能。当然他的行草并非仅受祝氏一家的直接影响,而是博取众长。明人评其书时称他“晚好李怀琳、杨凝式书,率意纵笔,不妨豪举,而临池家尤重其体骨。”(王世懋语)“白阳书出入米、蔡,而时有幻态,盖勾吴之宗匠也(注:勾吴即吴门,当时吴门书派以祝氏为首,文氏次之,王宠再次之)。挥毫体势,俨若崖谷巅,烟霞吞吐。”(申时行语)。王世贞《艺苑卮言》也指出:“道复正书从文氏,欲取其风韵,遂成媚侧。行书出杨凝式、林藻,老笔纵横可赏,而结构多疏,亦南路之滥觞也。”

    从整体看,陈淳的这幅行草有过于放纵露骨,并稍显跋扈的感觉。当时正是思想界提倡个性解放,文艺界亦主张直抒性灵,文学、艺术作品都比较直率,不避俚俗,不故作高雅,因此,也可以说,是时代使然,或日时代气息。

    此卷曾刊于《书法丛刊》第六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