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书法 > 吴宽跋赵孟頫阿弥陀经

吴宽跋赵孟頫阿弥陀经

名人书法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庵,又号玉延亭主。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工行书,源出苏轼。传世书迹甚多,也不乏精品,如《种竹诗卷》、《题赵孟頫重江叠嶂图诗》等。

    吴宽用笔沉实有力,方圆并济,以圆笔为主。他行笔持重,波动清晰。虽有纵姿之笔,但纵而能敛,既有内敛紧密处,也有浑然外拓貌,因而能够做到意肥并不显浊,姿秀并不减雅。

    吴氏书法虽源于苏轼,但能在步趋之中求变,其横、竖、撇、捺多有新意。例如竖画中锋厚重,常向左横挑,浑然有刻厉之感,捺画微向右上,造成一个小小的弧形,增添几分动感。

    行气是组成书法作品艺术美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家领会不一,效果也不同。吴宽按照字的形质、笔意墨趣,采取字距、行距宽阔疏朗的排列,以利于点画的舒展,在空间安排上,有实有虚,虚实相间,这就加强了深厚温醇的气韵。

    吴宽的法古出新,是在由表及里、熟谙驾驭苏字的前提下,于用笔章法的细微处下功夫,并不大幅度地改变苏字,却增添了不少异趣。王鏊评曰:“宽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强,虽规模于苏,而多所自得。”此说是公允的。

    不过,吴宽在个人气质和书法才情上,毕竟不能与苏轼相提并论,苏氏曾自谓“乃知豪放本精微”。其笔挟风涛,率意自然,天真烂漫处,乃是他感情的流露,因而毫无拘谨矜持之态。后人学苏,多从形似着手,这自然是不能得其精髓的。吴宽的才情不如苏,但颇能结合个人笔意,扬苏字之长,避苏字之短。例如苏字的左下脚多收缩,而吴宽用笔结字时,就努力克服这一弱点。此跋中的“经”、“散”、“施”等字,左下部分都能自然地伸张出去,由于分寸得当,总体气韵还是十分畅达的。这种学苏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