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龍說卷
【简介】:
元·康里巎巎書。紙本。28.8×137.9cm。故宮博物院藏。刊於日本《中國書道全集》(六)。
【赏析】:
在趙孟頫統治元代書壇的時候,康里巎巎崛起於西北邊疆並堪與之抗衡,遂讓中原書家們刮目相看。當時,他的書法,無論片紙隻言,人人爭相購存以爲寶貴,其價如金玉。讀一讀這件《謫龍說》,就可以明白這絕非偶然,至少其草書絕不在趙子昂之下。
康里子山的草書仍出自晉人,特別是王羲之一路。這件作品秀媚中透出遒勁之勢,乍看揮灑自如,細味神采雄奇。通篇筆意宛轉靈動,轉折勁健,確爲元人書中所罕見。
康里巎巎用筆多出鋒犀利,仿彿直往直來而無所含藏,有時也的確顯得有點鋒芒太露,不夠沉著。此件手稿,未經石工刻鐫的剝蝕,這個特點更是顯然於筆端。但比之於趙子昂的秀媚婉約,仿彿倒有一種高邁昂揚之氣,質樸而無所顧忌,反讓人覺得十分可愛了。
此作品讀後讓人想起王羲之《喪亂帖》,通篇韻勝於意,意高於法。尤以后半部分爲佳,或許是隨意寫下去,越寫到得意處,越進入法無定法的化境,令人不禁拍案叫絕。直至終篇,意猶未盡,力尙有餘。難怪有人說他“結法少疏”。有些字確乎難以用法度規其深淺,惟以韻氣高出一着,這倒是眞的。據說康里巎巎每天辦公之後,必要寫上千字然後才開飯。他聽說趙孟頫自稱日寫萬字後,並不以爲然,說“余一日寫三萬字,未嘗以力倦輟筆。”(見《輟耕錄》)此言雖略覺誇張,但也可見其心手之健朗和用功之勤勉。而且更令人嘆佩的是,他這樣精勤於書法,却并不像趙孟頫之爛熟傷雅,而始終能使書中韻氣高古,這是極難能可貴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