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朱熹

朱熹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小传】:

    宋高宗建炎四年—宋寧宗慶元六年(1130—1200)。字元晦,號晦翁、晦庵。紫陽、考亭、雲谷老人、滄州遁叟等。安徽婺源人。父朱松遊宦,徙居福建龍溪縣。十四歲喪父。十九歲進士及第。歷仕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累官至寶文閣待制。爲宋代著名學者,集宋代理學之大成。世稱“朱子”,其學術思想對東亞諸國均有影響。慶元三年(1197)爲權貴韓佗胄彈劾,朱熹一派均列入逆黨罪籍,朱熹在逆境中去世。卒謚文公,理宗時追贈太師,封信國公、改徽國公,配祀孔廟。秉性剛直,著述宏富。平生爲文百卷,師生問答八十卷,別錄十卷。書法崇尙晉唐,下筆悉依法度,有唐人風範。名重一時,論書推崇晉、唐,主張復古,對北宋米、黃等爲代表的尙意書風頗多貶斥。《宋史》卷四百二十九有傳。

【集评】:

    明陶宗儀《書史會要》:“朱子繼續道統,優入聖域,而於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筆即沉着典雅,雖片縑寸楮,人爭珍秘,不啻璠璵圭璧。”明王鏊《震澤集》:“晦翁書筆勢迅疾,曾無意於工,而尋其點畫波磔,無一不合書家矩矱。”明宋濂《浦陽人物記》:“文公書韻度潤逸。”明董其昌《書法闡宗》:“晦翁書近鍾太傅法,亦復有分隷意。或謂朱文公善評諸家書,言蔡忠惠以前皆有典則,及至米元章、黃魯直諸人出來,便自欹袤放縱。世態衰下,其爲人亦然云。”明陸簡《朱熹城南倡和詩帖跋》:“紫陽夫子平生講道之功日不暇給,而於辭翰遊戱之事亦往往精詣絕人。評書家謂其書

    鬱有道義之氣,固耳。”明李士實《朱熹城南倡和詩帖跋》:“晦翁先生書,初學魏武,晚乃成家。其成也則亦超然自得,頽乎其順。論陶詩者嘗曰:巧於斤斧者多疑其拙,窘於撿括者輒病其故。孔子曰:寧武子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知此可與觀先生書矣。”明費宏《〈城南倡和詩帖〉跋》:“晦庵先生嘗因程子作字甚敬之說,銘諸座右。又嘗取古詩依其聲之平仄而擬之,則於字劃詩句,豈若世人鹵莽滅裂而爲之者哉!

    然其學主於爲己,歸於求心,而非有爭妍斗靡之意,故其形於歌詠,則古澹和平;見於簡札,則蕭散簡遠,非流俗所敢望,而人爭寶之,蓋又不專在於言語文字之間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和靈隱長老偈

下一篇:七月六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