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臨王羲之秋月帖軸

臨王羲之秋月帖軸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淸·王鐸書。紙本。草書。凡三行,共三十字。187×51cm。刊於《中國書法》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赏析】:

    臨寫法帖,在此之前恐怕很少有人敢像王鐸那樣,旣不斤斤於點畫的逼似,也不汲汲乎體勢的模擬。這件條幅節臨的是王帖中段,雖未在落款處注明臨的字樣,但從他的大量注明臨閣帖某家的字迹觀之,就可知道他所謂“臨”的槪念,便是如此。

    《秋月帖》作爲右軍變法後的典型書體“今草”,各字之間絕無游絲縈帶是其特徵。王鐸却用唐代旭素以後才出現的狂草筆法去臨寫,除了草法的基本相同,尙能令人產生他寫時或許案頭放着一本王帖的聯想之外,其湍急而一落千丈的筆勢、恣肆而起倒強烈的運筆,並因此而產生的動蕩不安的氣氛,與晉代那種羽客飛仙般絕少烟火氣的逸韻,眞是毫不相干。

    

    狂草在明代似乎是最走運的書體,姚綬、張弼、祝允明、豐坊、徐渭等大家多以此名世。而當此時,抒情功能稍遜的小草幾成絕響。王鐸的寫狂草,顯然是時代使然。他說:“凡作草,須有登吾嵩山絕頂之意。”所以,他的臨摹其實可以看成是藉古人之酒杯以澆胸中之塊壘的。

    王鐸的如此臨法,使人想起了《中秋帖》。由於該帖與大令《十二月帖》並存於世,因此這件基本可認定爲米芾所爲的臨本,使王鐸不至被指責爲“始作俑者”。然而或許是王鐸的這種走得更遠却異常高明的臨本大量存在,才使後來出現了一個難以臧否的遁詞—意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臨張芝帖軸

下一篇:枯蘭復花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