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唐邕寫經碑

唐邕寫經碑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全稱《晋昌郡開國公唐邕寫經碑》。北齊武平三年(572)五月立。隷書。二十行,行三十四字。淸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載:“高四尺七寸,廣三尺二寸。”碑在河南武安鼓山響堂寺南堂外右邊前壁。

【集评】:

    淸楊守敬《平碑記》:“書法豐腴。”淸歐陽輔《集古求眞》:“書兼隷筆,然圓腴遒厚,實導唐賢先路。”

【赏析】: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碑刻帖翰,浩如烟海,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但也有不少“濫竽充數”的,如北周趙文淵《西嶽華山碑》便是一例,而此碑亦甚一般。

    傳統書法藝術歷來主張“用筆爲上”,此碑用筆平板,亦可能是刻工所致,點書兩邊如界,仿彿以尺具畫出。中國書法,尙法自然,用筆主張“如屋漏痕”、“如錐畫沙”,即點畫直中有曲,曲中見直,但又十分自然,過猶不及,通過用筆、結字、佈局、章法而體現一種富有變化的和諧的自然美。此碑刻工過於“認眞”,或許書者原迹未必點畫如此光滑,僅從此碑搨片看,刻工下刀非常利索,不見澀感。

    中國書法講究“疾澀”用筆,即運筆時有速度變化,點畫見力度,這“力度”是點畫給人的感覺。古書家蔡琰云:“書有法,一曰疾,二曰澀,得疾澀二法,書妙盡矣。”書聖王羲之云:“每書欲得十遲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然後是書。”此碑點畫兩邊光滑流利,橫竪直挺挺地直中不見曲,爲書家所忌。

    書法藝術,甚重“用筆”。

    元代大書家趙孟頫云:“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近代書家沈尹默講“自魏晋以來,講書法的人,無不從用筆說起”。

    此碑“用筆”光滑平板不生動,力量外洩,內藏不足,從其書風看,楷隷相間,但隷意更濃,因“用筆”不妙,故論其格調當爲下品。論隷法,與漢碑諸多名碑比,大爲遜色,論楷法,與晋唐比,也遠遠不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