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蓋祑銘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全《興和二年閏月二十一日齊州太原郡祝阿縣安東將軍前山荏縣令郄蓋祑銘》刻於東魏興和二年(540)。正書。五行,行七字。銘後四行,界格如新,平滑無迹,蓋當時未刻。淸末山東福山出土。趙萬里輯入《北魏南北朝墓誌集釋》。
【赏析】:
北朝碑版書法率眞樸拙者習見,大抵爲社會下層人士所書,很少保守和正統思想;而時或因爲刻工留下的刀痕斧迹,尤其增添幾分情趣。劉熙載《藝槪》倡舉的“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的品評標凖,也正是從此而來。
《郄蓋祑銘》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上述特點和劉氏的美學思想。書家以拔出於市俗觀念之上的宕逸和樸拙,蘊寓着“大巧不工”的精神,大小參差的字形和欹側的體勢表現着自由放任,飄逸的揮灑與跼蹐的收縮之變化用筆,表現着情趣的變幻抒發,方筆犀利而能斂其鋒芒、歸之平易,圓筆婉通而兼虬勁冲和,美則燦然鮮茂,醜則襤褸瑣屑……。在楷書中,有如此大幅度的意緖擺動和游移的作品還是罕見的。以傳統的標凖來衡量它,顯然不是佳作;但從表現的個性化和創作心態中的適情足意來看,作品無疑地具有很大魅力。在藝術欣賞與發展規律中,不變是相對的,變是永恒;敢於在一幅之內誇張地求變,沒有超人的膽識和力度是無法實現的。就此而言,《郄蓋祑銘》是體現着變化的力作,很有借鑒意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