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楚金禪師碑

楚金禪師碑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全稱《唐國師千佛寺多寶塔院故法華楚金禪師碑》。唐貞元二十一年(805)立。僧飛錫撰,吳通微書。正書。三十二行,行字數不一。在陝西西安。淸王昶《金石萃編》著錄。

【集评】: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稿》:“通微爲學士,工行草,然體近隷,中州士大夫效習之,謂爲院體。此碑淸圓有餘,遒勁不足,即所謂院本體非耶。”明盛時泰《蒼潤軒碑跋》:“學書之盛,莫逾李唐。今世雖紙爛墨渝,而收者得其一字,猶鳳毛麟角,不嫌於少。《多寶佛塔》魯公之書遍天下,而通微此刻僅見之,即此可以想見當時之盛矣。”明趙崡《石墨鐫華》:“此碑淸圓婉逸,雖鈎磔小减而微有晉之風度。”

【赏析】:

    看來,在書法藝術的審美心理上,也有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起碼對一些人來說是這樣。

    在西安碑林中,這通《楚金禪師碑》與顏眞卿書《多寶塔碑》同爲一塊石碑的陰陽兩面。宮“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昌黎已經對“二王”書法的“姿媚”之風公開表示不滿,將其貶爲“俗書”的時候,當顏眞卿變法出新意,創造出雄強茂密、渾厚剛勁的新書體,而且在社會上產生出巨大影響的時候,吳通微在這通碑中却依然追摹魏晉書法的風韻。其結字、用筆、章法,都旣逈別於顏體楷書,也和初唐楷書不同。顏書“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鈎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朱長文《墨池編》),達到楷書筆畫美的極致。這通碑文的橫畫多用露鋒,起筆處多向左上翹起,雖然輕盈活潑,却失之於淺露輕浮。鈎畫則或向左下拖出,或向左上拉出,絕無“屈金”之狀,而有彎竹之形。撇畫只向右下輕輕拖出,而不見一波三折之妙。且整個筆畫中時時露出行書筆意。即使和初唐四家的楷書比較起來,其點畫寫法亦無法度可尋。

    這通楷書出現在“尙法”的中唐時期,可說將當時經過幾代人的探索、追求,已運用成熟的楷法遺棄殆盡。但是,只要細細品味,便會感到它於拙中見巧,蕭散自然,雖無大唐雄風,却有六朝遺韻。

    顏眞卿獨創的楷法,是中唐以後書壇的主流。柳體楷書就是沿着這條主流,而在書法的長河裏掀起的軒然大波。在這條主流之外,泛起幾朶逆向的浪花,只能使長河的景觀顯得更爲絢麗多姿罷了。

    在書學王羲之之風盛行的唐朝,館閣體應該近於王字。吳通微的《楚金禪師碑》就是屬於王字體系的碑版。

    此碑起筆側鋒斜入,橫畫起伏多姿,點畫筆意連貫,骨肉調停;結體的匀凈秀逸,淸圓嫵媚均是王字的特點。有些字近於同一體系的虞世南書風。說明他受初唐楷書家的影響。

    《楚金禪師碑》,屬於楷書,但略帶行意。有些字的折處不用頓筆而用圓轉;有些字的點畫牽帶和連寫均顯得輕快流走,如行雲流水。這固然加強了點畫間筆意的聯繫,使體態活潑生動,然而,也因此感到骨力的不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吳通微

下一篇:林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