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贈儷生四體書屏

贈儷生四體書屏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淸·鄧石如書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凡四條,均三行。第一條篆書,四十三字;第二條隷書,八十二字;第三條楷書,七十字:第四條行書,一百零三字,共二百九十八字。每條均134.5×19.5cm。刊於日本《中國書道全集》(八)。

【赏析】:

    採用四體表現同類題材,這裏就發生了一個問題:各種書體在表現題材方面是否都具有這樣大的讓性,以至於可以不考慮題材框架的限制?這是一個往往被書家忽視的問題,哪怕是像被包世臣讚譽爲“蓋自武德以後,間氣所鍾,百年來書學能自樹立者,莫或與參,非一時一州之所得專美也”(《藝舟雙楫》)的鄧石如,也未能免俗。

    各種書體,各擅勝場。從這件具體作品出發,我覺得眞書一條與內容最爲和諧;篆書與內容最爲隔膜。眞書楷則嚴格,面目安詳沉穩,用以表現人物事迹,熨貼無縫。特別是鄧書用筆堅勁如鑄鐵,更能顯示人物風骨。篆書的出現,要追溯到秦以前,風格高古,用以表現後人,便出現無法彌補的時間裂縫。這裏令人想到,漢簡的不斷發現,對現存傳統提出了挑戰,豐富了書法藝術的表現手段,有的現代書家刻意再現漢簡的質樸風格,維妙維肖,令人叫絕。遺憾的是,內中不少是寫唐詩宋詞一類材料,結果,便產生了關公戰秦瓊的荒謬感。

    

    

    鄧石如“少產僻鄕,眇所聞見”,後客(江寧)梅氏八年,篤志臨摹,書乃大成。筆墨功力幾乎無可挑剔,他的經歷,令人想到後人評價費爾巴哈的某些微詞。由於費氏長期處於窮鄕僻壤,絕少交游,這就限制了他的視野,使他有時陷入偏頗。一個書家,倘若忽視字外功夫,必難脫却匠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庾信四贊屏

下一篇:贈傳山七言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