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豺逐马图
【作品赏析】:
虎豺逐马图凿刻于内蒙古阴山乌拉特中旗昂根公社南山顶石壁上,画面朝东。全面长65厘米,高27厘米。描写三只动物,中间是一只虎(20×8厘米),细腰长身大头,一副饥饿的样子,张开血盆大口追赶前面的一只小马(13×12厘米),虎的身后紧跟一只豺(13×6厘米),尖头竖耳、细长身躯、高腿、短粗尾巴,作悄步行进状,前面的小马放开四蹄急驰逃命,猛虎扑食的刹那间动作,被画家(猎牧人)准确地描绘下来。
这幅岩画是用钝尖工具一点点凿刻而成的。其制作程序大概是:先画出形象轮廓,然后用坚硬的石器或金属器沿轮廓一点点敲凿,由无数麻点组成形象。麻点成圆形,估计是用石器敲凿的。制作时间较早,大概在新石器时代。从形象处理看,制作时间也应较早:三只动物均取侧面,虎豺只画两条腿;动物比例也是失调的,虎的个头比马还要大,这在实际上是不大可能的,它反映了原始人的思惟特点,在原始人眼里,自然形态的大与小,是次要的,甚至“视而不见”,而某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的大小才是最重要的。早期的空间概念都只涉及质的关系,而不涉及它们之间的量的关系,量只解决现象问题,质才解决根本问题。虎的自然形体要比马小,但在力量方面要比马大得多,马在本质上是弱小的。本质上强大的东西就应该是突出的、醒目的,形体也应该是高大的。世界各国早期的艺术,几乎无例外地采用这种手法。在埃及奴隶制时代的雕刻中,某些权威人物如皇帝、国王、父母等,往往比他们的臣属或子女在个头上大一倍;在印度佛教雕刻中,佛在体积上总是比周围的菩萨、弟子大出一圈。
内蒙古阴山 岩画 纵27厘米 横65厘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