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行書詩帖

行書詩帖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淸·朱冕書。紙本。行書。凡二十行,共二百一十八字。24.8×47.9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二十九)。

【赏析】:

    一片低頽荒落的破敗,一紙揮灑狼藉的陋態。這便是朱冕的行草詩帖給我們帶來的第一個感覺。

    然而,感覺畢竟只是感覺而已。它一方面帶有敏銳的縱深契入鋒芒;另一方面却帶有相當的錯覺和誤解。當然,我們並不是爲了糾正以上描述的謬誤與否,而是爲了引出理性的鍛羽。

    破落、醜陋、殘缺、笨拙等等槪念在中國書法發展的大勢上是自明朝末年開始突然湧現出來的。當然,它更多地是體現在以大草書寫楹聯或中堂之中,從而有了把書法作爲眞正觀對象去看待的餘地。也正是在這片沃土中包孕出王覺斯、傳靑主等一代風流人物。但是,以如此粗疏殘落的筆法意象寫在斗方的册頁上,這倒不甚多見。

    不少人以爲,“醜”是一種失敗的代名詞。醜陋本身便成爲被逐出高雅藝術殿堂的先决罪行。然而,藝術之所以成爲藝術,便在於它是動態的,也就是說它自身是充滿着自律的相對性。藝術史上最多見的便是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幻化現象。

    當書法以矯媚柔弱達到一種極限時,便會出現一種“過正”現象,它不可避免地以殘落出現。當作爲一種補充的角色出現時,便會成爲一種不可缺少的存在。書法的“醜”也便因此而成爲一個美學上的重要範疇。

    

    但若以爲所有書寫失敗的作品都由此可以以“醜”冠之,從而成爲成功之作時,那麼便實在荒謬無稽了。“醜”在美學上的成立也是相當苛刻的。它除了外在顯示是對“媚”的反動以外,在內涵上却需要締構出帶有豐富想像。不能調動起者的全部經驗去對付它時,那麼這種“醜”的地位便値得懷疑了。

    朱冕的詩册無疑具有某種不羈的坦蕩和無畏的直率。他把這種矯飾的“唯美”予以了徹底的擺脫和批判。筆畫粗重但却寫得蓬松靈動,從而使得它具有相當値得體會的東西。

    讀者切莫畏縮於表象的粗陋,也勿在那亂頭粗服的眞率面前惑然,只要您用心體察,便自會得到雋永的神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朱冕

下一篇:張鵬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