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張即之

張即之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小传】: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宋理宗景定四年(1186—1263)。字溫夫,一字樗寮。和州(今安徽和縣)人。參知政事張孝伯之子。以父蔭授承務郞,銓中兩浙轉運使。舉進士。歷監平江府糧科院。將作監簿,司農寺丞。知嘉興,未赴,以言者罷。以特授直秘閣致仕。存世書迹有東福寺藏“方丈”二大字及題字、《金剛經》、《汪氏報本庵記》、《李伯嘉墓誌》及多種尺牘等。《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有傳。

【集评】:

    元虞集《道園學古錄》:“米氏父子書最盛,舉世學其奇怪,不惟江南爲然。金朝有用其法者,亦以善書得名。而流弊南方特甚。遂有于湖(張孝祥)之險,至於即之(張即之)之惡謬極矣。”明文徵明《張即之汪氏報本庵記》跋:“按皇宋書錄,即之、安國之後,甚能傳其家學。安國名孝祥,仕終顯謨閣學士,所謂于湖先生,孝伯之兄,即之之伯父也,某書師顏魯公,嘗爲高宗所稱。即之稍變而刻急,遂成名家。”明安世鳳《墨林快事》:“樗寮昔人斥爲惡札,今詳其筆意,亦非有心爲怪。惟像其胸懷,原與俗情相違逆,不知有匀圓之可喜,峭挺之可駭耳。自開、天以來,千奇萬異,日新不已;伺獨字法,不得任情哉?”明張寧《方州集》:“溫夫特善大書,匾額字如作小楷,不煩佈置,而淸勁絕人。”又,“即之作大字,如寫小楷,而筆意兼行,轉折作正之態,如老生作禮,雖骨格強硬,而意度調熟,見之者自當嘆重。”淸王文治《快雨堂跋》:“人知張師海岳,而不知其出入歐、褚。”淸姜宸英《湛園題跋》:“張即之號樗寮,書法歐陽率更,加之險峭,遂自成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偈頌

下一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