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图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作品赏析】:
春秋时,楚人伯牙善鼓琴而知者少。子期听之。琴意在高山,子期说“巍巍乎若高山”;琴意在流水,子期说:“荡荡乎若流水”,二人遂为“知音”。后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这个故事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相知和友谊,为人们千古传颂,“知音”二字成为表示诚挚友情的语汇。此卷左侧画伯牙袒胸鼓琴,右侧画子期低首听琴,二人身后皆有侍者,子期刻画得尤为生动。他侧身坐于石上,低头陷入沉思,好象进入了“高山流水”的意境。画家把他描绘得文静而谦和。流利的衣纹,富于韵律感,正与鼓琴、听琴的主题相谐和。全画用白描加深浅墨渲染,更加显得清幽静远。据冯子振跋,称此图为临摹。宋代李公麟曾以此题作画,或许是临李氏之本。款“王振鹏”三字。王振鹏以界画名闻于元代,其《墓志铭》云:“振鹏之学,妙在界画,运笔和墨,毫分缕析,左右高下,俯仰曲折,方圆平直,曲尽其体,而神气飞动,不为法拘”。历来界画作者亦能画人物,如卫贤、郭忠恕等,王振鹏继承了这一传统,这卷《伯牙鼓琴图》可见一斑。
元 王振鹏 卷 绢本 白描淡墨渲 纵31.4厘米 横92厘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