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贈華度先生四言聯

贈華度先生四言聯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現代·徐悲鴻書於民國三十二年(1943)。紙本,行書。凡上下聯,共二十四字,刊於《民國時期書法》(中)。

【赏析】:

    徐悲鴻早年受業於康有爲,在康氏影響下,酷愛北朝書法。對《鄭文公碑》、《石門銘》、《張猛龍》、《寶子碑》等倍下苦功。他在《積玉橋字》的題跋中說:“甲骨已多勁氣,北魏拙工石彌見天眞,至美之寄往往不必詳加考慮多方策劃,妙造自然,忘其形迹”。悲鴻於書法所追求的正是“稚拙”與“天趣”,他衆多的題畫書法盡可能用這四個字去槪括。但徐悲鴻並非只偏重一碑一帖,他善於廣泛的將碑與帖冶於一爐,在研究商周甲骨、鐘鼎、漢魏碑誌的同時,還重視學習唐宋墨迹,閣帖及明人草書,尤其對倪元璐、王鐸、傅山等人的行草書作品愛不釋手。他作書將碑帖筆意相揉,不避粗率,氣勢雄豪。壯情難遣,把手中大筆濡墨直書,不遮不攔,胸臆酣暢,家事、國事總關情。“明耻敎戰,多難興邦”八字一氣呵成,把心中的憤懣和希望都灌注在筆端,暴發式的揮運,火火辣辣,具有陽剛之美。用筆上不專門選擇或方或圓,而是方圓兼施,老辣有力,沒有拘束感,能壯觀者膽魄,能鼓舞人向上追求,意志堅強,想像馳騁。一切都自然灑脫,超脫奔放,轉折有波,渾穆雄健的體魄,調高韻遠。題款字寫得秀勁輕靈,更襯出了主體的厚重遒勁,天馬行空、大張大合的姿質和風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