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軒詩軸
【简介】:
現代·高二適書於乙酉(1945)。紙本。行書。七言律詩一首。凡六行,共六十七字。刊於《中國書法》一九八八年第四期。
【赏析】:
二適在五十歲以後的十年裏,一面溯流探源,撰寫《新定急就章及考證》一書;一面專攻章草,以改變自己的書法面貌。爲了師古不泥古、學“章”而不囿於“章”,他又研究如何將章草同鍾、王楷書、“二王”行草相結合。點畫瘦勁,結體多樣,力求嚴謹中見力量,平實內出險峻,凝重處顯生動。在他六十歲以後,爲了“變”古而出新,他又繼續從各個角度向傳統學習,反復臨習漢隷《楊淮表記》、《西狹頌》、楷書《賀捷表》、《黃庭經》、行書《溫泉銘》、《李貞武碑》和王羲之、張旭、楊凝式、宋克等人的草書。在六十五歲以後,眞草隷行各體已無所不精,且融會貫通。此時筆墨精熟、修養高深,終於熔鑄古今、獨闢蹊徑,走出了一條最能開拓自身優勢的新路:以魏晉楷行書爲基礎,取章草之精髓,守鍾、王之神韻,得漢隷之骨骼,化楊風子之風采,借宋仲溫之姿態,以成一種一分隷,二分楷,三分行,四分草的“高體”。其草書“亦章亦今亦狂”,將章草之嚴謹厚重、今草之典雅俊爽、狂草之飛動縱逸熔爲一爐—看似無師,實是有師,已經突破前人窠臼而自創新格了。看他七十歲左右所作的草書作品,都有一種古拙而靈動、蒼勁而灑脫的風韻。用筆上,楷書之提按頓挫與草書之轉折牽連並用,時而筆鋒直落,時而逆入平出,時而筆毫平鋪,時而藏鋒回轉,點畫乾凈利落,線條剛勁綽約;結體上,章草與今草的結字法被交叉分合,樛曲之中更見淵厚沉郁;佈白上,一氣貫通,字字形斷而意連,雖大小錯落,斜正相間,皆揖讓有致,顧盼生姿,密處尤多奇肆,疏處倍添神采,顯示出精湛的藝術造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