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歡造像記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北魏建義元年(528)五月刻。正書。五行,行十六字、十七字不等。在山東歷城黃石崖。《中國書法大辭典》著錄。
【赏析】:
《王僧歡造像記》給人最深的印象有兩個,一是金石味特別濃;二是飛動。旣是石刻,就有其特有韻味,在風化之後,這種韻味尤爲增強。可我們欣賞的這件作品并不是從風化這方面去看待。在當初奏刀雕鑿時,這種韻味就比他碑強烈,有的碑鑿得十分平整光潔,筆畫邊沿切削如泥,修整過或重刀補平,剪截齊割,古意已失。此碑令人如聞當時的嘠嘠進刀聲,一刀過去,義無反顧,沿途崩開的一些碎片形成了不斷起伏的波瀾,分外自然,大大增添了古樸、渾厚的情調。這是作者在縑素上所無法表達的。每一種工具都有其特性,有過之和不及之處。在古拙的同時,刻手也把書家筆下那種生動的趣味表達出來了,而且強化。如“善”字的兩點,如錐似楔,颯颯有聲地揷入,充滿着力量,而“延”字的“廴”,它的延伸不是流暢的,而是鏗鏘而進,馳驟有致,不斷地破石,不加修飾。美中不足的是結體的寬博導致了松散,如“僧”字分離爲互不相干的兩部分,“興”字上方寬疏得驚人,構成了整個的重心危機。筆畫是單一的,只有靠合理的結構才能形成完整的大厦,此碑結構上的某些不足,使優美的筆畫無法顯示它們的美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