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臨急就章卷

臨急就章卷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元·鄧文原書於大德三年(1299),時年四十二歲。紙本。章草。23.3×398.7cm。《珊瑚網書跋》、《式古堂書畫滙考》、《大觀錄》、《平生壯觀》著錄。故宮博物院藏。刊於《故宮博物院藏歷代法書選集》(二),日本《中國書道全集》(六)。

【集评】:

    明汪砢玉《珊瑚網》:“觀其運筆若神蛇出海,飛翔自如。”

    

【赏析】:

    晉以降鮮有問津章草者。大槪對章草這種奇奧簡古且流傳不廣的書體莫名其妙,心存畏懼。太遺憾了!逮至元人趙孟頫輩始偶而爲之。當然不敢在文字內容上超出史游《急就章》與《千字文》半步。在這種情况下去寫章草,難免有自炫高雅之嫌,但終究是透出了一絲亮光。

    鄧文原挾之小草牽絞筆法作章草,得其婉暢,又以銳利的筆芒刻金劃玉得其澀膩,刺耳的音響嗞嗞不絕,躁奮的性情時有流露。故其書於矯健之外尙帶一縷薑辣。與之同時的趙孟頫追求所謂“龍蠼蟄啓,伸槃腹行”韻味,却以其楷法作章草,且下意識地抑扁字形,其筆力本來柔弱,加之他盲動的趨古心理,比起鄧氏章草,形色自然顯得拘謹,盡管難說他們哪個對章草的實質有更多一些的理會。

    在點書的組織中,鄧氏將其極富彈力的線條策馳鞭縱,能在往返循復中擫拓踢踏,濟弱伏強,字字輻射着鬱勃放暢的靑春活力。比照之下,趙孟頫筆下那趨近程式的溫柔結體,對章草獨特波捺的偏執與迷惑,以致“一字雙雁”現象屢見,又自當遜色。

    鄧文原沒能進一步完善筆法,同時在章法上作宏觀籌謀,雖然明代的宋克接力有作,但人們對於章草,仍然心懷迷惘地嚮往着皇象、索靖的古樸峻蕩和漢簡草隷的眞情率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鄧文原

下一篇:瞻近漢時二帖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