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读碑窠石图

读碑窠石图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作品赏析】:

    此图描绘荒寒旷野上,有骑骡老人观看古碑。(或谓此画描绘的是蔡邕观曹娥碑,因而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故实。)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占据画面大半的老树,光秃的树枝状若“蟹爪”,树下是嶙峋怪石(窠石,指凹凸不平有孔洞的石头)。这个特殊的环境把观者引入荒寒苍茫的意境之中,形制古老的巨碑矗立其间,十分协调、自然。读碑人戴竹笠,有髯须,神态凝重。从者持杖而立。笼罩他们的是无尽的寂寥。这幅画并不表现某个特定的山川景色,它的感染力不在自然风光的优美或壮丽,而在情感气氛。画家以简单的景物安排,创造了一个静穆、萧索的感情环境,这是作品构思精妙之处。

    画面碑侧有款题:“王晓人物,李成树石”。王晓,北宋画家,泗州人,善于画鸟雀、人、马。宋末周密在他的《云烟过眼录》中记有此画,但仅见到半幅,王晓所作人物的部分已缺佚。有人据此断定现存此图是宋人摹本,此说当否,待考。

【作者介绍】:

    李成(约919-967)字咸熙,唐宗室,初居长安,五代后周时,避战乱移居营丘(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人称李营丘。李成的祖父、父亲都是当时著名文人,李成继承家学,喜赋诗、鼓琴,更以山水画名震画坛,但性情孤僻,酷好饮酒,终于酒醉死于客舍。在绘画上,他在吸收王维、荆浩、关仝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从荆、关豪放雄奇的画风转变为清旷、温秀的格调。他和范宽,都师法荆、关,但二人风格迥然不同。北宋画家王诜继承了李成的山水画艺术,他对照李、范两人的作品评论:“李氏画法,墨润而笔精,烟岚轻动,如对面千里,秀气可掬”,而范宽画“如面前真山,峰峦浑壮雄逸,笔力老健”。这种风格上的差异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有关,荆、关、范多写秦陇山水,而李成生活在齐鲁一带,所以描绘烟林清旷之景,能达到前无古人的地步。“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李成山水画的秀雅、清旷、迷蒙、苍茫与宋代士夫文人的审美理想十分谐调,因此当时被推崇到极高的地位。

宋 李成、王晓合作 轴 绢本淡设色 纵125.9厘米 横104.9厘米 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丹枫呦鹿图

下一篇:群峰霁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