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軸
【简介】:
明·解縉書。紙本。草書。凡七行,約一百四十字。刊於日本《明淸書道圖說》。
【赏析】:
我不知道那些現代抽象畫大師面對解縉筆下這種放蕩不拘、連綿不斷的線條會怎麼想。是否會認爲解縉的努力與他們的追求具有某種一致性,抑或乾脆認爲這就是一幅抽象畫?
縱覽數千年的中國書法史,我們只有在明代才可發現線條的運動形式如此不受法度的約束,如此狂顚。不論張旭的《古詩四帖》、還是懷素的《自叙帖》,都沒有像解縉的這幅草書那樣達到如此酩酊大醉的地步。它簡直是爛醉如泥。透過作品,我們似乎看到一顆悸動不已的靈魂,一種汹涌澎湃的情緖,一股難以遏止的生命衝動。
作品與其說是向我們呈現了一種誇張的形式美,不如說是向我們袒露了一種處於精神分裂邊緣、情緖波動異常激烈的心理狀態。在這裏,用筆及結體等是否符合法度已變得無關緊要,作品的一切要素都爲着最大限度、最有效地傳達生命狀態這一終極目的服務。
作品開頭數字還有相當的理智成分,筆勢較爲收斂。從第一行後半部開始,逐漸進入一種非理性狀態,用筆失去控制,一發不可收拾,或曰醉得不省人事。因此,我們若細細分析它的結構,就會發現許多牽強、臆造的成份。而且無休止的線條纏繞,客觀上也破壞了漢字本身固有的美感,給人以單調、重複之感。由於時代的烙印,解縉草書雖從張旭、懷素那裏化出,却沒有他們那種沉着、飽滿的韻致,整件作品好似一團“剪不斷,理還亂”的亂麻。無頭緖,無主見,它代表了作者的一種莫可奈何,但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緖,它是一股令人心煩意亂的旋風,而非一場驚心動魄的暴風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