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三友图像

三友图像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作品赏析】:

    此图作于光绪甲申(1884三月),为任伯年艺术最成熟期肖像画代表作。画中自识云:“锦堂、风沂两兄嘱颐写照,更许在坐,谓之三友,幸甚幸甚。”画的下幅画三人席地团坐,背后左侧置一圆榻一画筒,堆以书卷画轴,寥寥数笔,而神态毕现。中坐者为曾凤寄,左向坐为锦堂(朱锦裳,上海著名书画鉴藏家,九华堂笺扇店主人,为任伯年之契友),而右向坐者是任伯年自己。三人皆僧衣,诚如钟德祥题跋所云:“不须对月自三人,自有须眉自写真。脱去头巾衣扫塔,似俞清老段祛尘。”又云:“皆僧衣,其有所寄托耶?”这故意的一问,将画意点明,因光绪甲申三月为明朝灭亡二百四十年祭,又正当晚清政治窳败、社会大动荡的年代,所以任伯年等绘制三友图,脱去头巾,僧衣而坐,大有书画寄志的深意在。任伯年传世的自画像只有两件(另一件见于早年所作的《东津活别图卷》中,时为二十九岁,而此幅已四十五岁),因此弥足珍贵。任伯年的肖像尤负盛名,“一时刻集而冠以小像者,咸乞其添毫,无不逼肖”(《寒松阁谈艺琐录》)。他年幼即从其父学“写真术”,练就背临默写之硬功,他自云“今所传者在神,不在貌也”,极善把握人物的神情。如此幅三人神采自若,而志气昂藏,形于笔端。用笔简练,全以线勾,略施淡彩,神完气足。衣纹多方折,纵横迭出,似山石之皴笔,大有岿然独坐之意。面部肖像,也注重用笔线,有别于明清以来的肖像画,而是祖述宋元而又融汇着民间的白描写真和西画的铅笔速写法,因此人体结构比例准确而充实,却又是中国气派,在肖像画方面,任伯年形成了独自的风格,并开拓了全新的境界,近百年画坛无出其右者。

【作者介绍】:

    任颐(1840-1895),字伯年,初名润,号次远,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山阴道人,室号颐颐草堂等。浙江山阴人(今绍兴)。他是一个全才型画家,于人物肖像、山水、花鸟无所不精。尤精于传神写照,早年师承任熊、任薰,中年以后从八大山人(朱耷)悟用笔之法,并兼学石涛、青藤、白阳和新罗山人(华岩),画风趋于奔逸。又从徐家汇图画院刘德斋等学西画铅笔素描,最终形成了雅俗共赏、明快温馨的写意格调,从而成为我国近代画坛的巨匠。

清 任颐 轴 纸本淡设色 纵64.5厘米 横36.2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红叶秋蝉图

下一篇:紫藤翠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