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殷墟甲骨文書軸
【简介】:
近代·葉玉森書。紙本。四行,共八十六字。刊於《當代名人書林》、《民國時期書法》(中)。
【赏析】:
葉氏對殷墟書契多有考釋,於此作即見其朝夕摹寫之工。細直挺勁之畫有如刀筆衝切所出,趣味盎然。品賞其點劃,直如鋼針,轉如盤鐵,周圍閃爍着蠅蠅有聲的彈力,這種彈性還流動着;線條的立體凸突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在欣賞一件細朱文篆刻原石,其落款字的印款味道,益與這種“印趣”相映烘托,滿紙的金石味。
也許是因爲筆下的文字太遠太古,加上界格之限,作者在書寫時注意力就更多地放在字構方面,及至成篇,大小齊整,顯得“集字”之“飾意”有過;若能悉如款字之佈置,無意作爲,隨筆拙巧,整體的構成將趨於自然。
近現代書家作甲骨文多斤斤摹畫其外形,因未通或少通古文字學,筆下刻意追求却往往失去遠古時期人們刀契甲骨所特有的帶有原始色彩的淳古味道。欣賞葉玉森的《甲骨文軸》,一如展現披滿歷史風塵的甲骨巨片,倍覺天趣盎然之外得古韻而有新意。書家不是以刀代筆的原始書契,而是以筆代刀去衝破紙面的阻力,在銛利而歸於渾融的毫芒上顯示了極深的功力。線條起伏變化如見刀尖緩緩運行,細以粗相濟,鈍以銳相生,轉折自然,線條圓融如點漆,立體感很強。其精勁雄健的筆法頗有商武丁時期甲骨文的風采。點與線縱橫曲直巧妙組合,參差錯落,有的更移字換形,書以“隨體詰屈”的象形文字,使作品增加了裝飾意味,構成均衡、對稱、和諧、穩定的整體美感。章法上則突破多數書家寫甲骨文以縱成行橫無列的安排定勢,從近現代人的欣賞習慣出發,以縱橫皆成行列的無形界格的佈白構成新的章法,令人耳目一新,使古樸爛漫的龜甲獸骨文字透過一股蠻荒之氣帶上一種淸新的現代色彩。葉玉森是精諳金石的學者,對甲骨文素有研究,傳有著述,所以筆下能借這最古老的字體自由抒情達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