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裴將軍詩

裴將軍詩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單刻帖。傳顏眞卿書。搨本345×197cm。此帖不見於北宋著錄,始見於《忠義堂法帖》。杭州西泠印社有影印本。另有墨迹本,似從此刻摹成,商務印書館有影印本。

【集评】:

    宋樓鑰《攻媿集》:“魯公集中不見此詩,裴將軍不知爲誰。旣疑劍舞,疑爲裴旻。曾子言,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初不指名爲何人,而後世皆以爲顏子,不疑此書,不見姓名,具劍拔弩張之勢,非忠肝義膽不能爲此。所謂言言如嚴霜、烈日,眞可畏而仰哉。”明王世貞跋:“詩兼正行體,古拙處幾若篆籀,而筆勢雄強勁逸,有一掣萬鈞之力。所謂印印泥、錐畫沙、折釵股、屋漏痕,蓋兼得之矣。”明張應文《淸閟藏》:“兼正行分篆體,倏肥倏瘦,倏巧倏拙,或動若鋼鐵,或綽若美女,或如冠冕大夫鳴金佩玉於廟堂之上,或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或如金剛瞋目、夜叉挺臂,或如飄風驟雨、落花飛雪。信手萬變,逸態橫生。”淸劉墉跋:“縱橫豪宕,獨闢異境。所書如篆如隷,如眞如草;如神龍之變化,如雲鶴之翀天。萬象集之手下,百體見之毫端,神乎,技矣!我無得而稱之,名之曰魯公怪體。此碑之骨力神韻,非他帖可及。”淸乾隆跋:“魯公忠義之氣,皎如日月,故其書波立雲垂,雄姿英發。茲《裴將軍帖》,於顏迹中尤爲炫耀彪炳。幾暇披覽,始知宋四家各得其一端,已足稱豪後世。况全體包舉如此者。”淸何紹甚跋:“此碑篆隷並列,眞草相兼。觀其提拏頓挫處,有如虎嘯龍騰之妙。且其行間字裏,與《送劉太冲序》相似。”淸梁《評書帖》:“《裴將軍碑》字太離披,非顏書,或鈎摹失神。”又,“看去極怪,試臨之,得其仿彿,便古勁好看。”淸楊守敬《學書邇言》:“奇崛雄偉,不可逼視。”淸康有爲《廣藝舟雙楫》:“顏平原之《裴將軍》,藏分法於舊斲之內。”

【赏析】:

    

    顏眞卿書法的端莊雄偉、氣勢開張的藝術形象不僅在楷書上,也同樣體現在他的《祭姪稿》、《爭座位》、《劉中使帖》等行草諸帖之中。《裴將軍詩》傳爲顏眞卿所書,風格尤爲奇特。《裴將軍詩》點畫平正,粗細結合,如錐畫沙。因爲顏眞卿以隷法入行書,使其點畫起筆收筆處圓融飽滿,中截運筆疾澀並用,因而顯得特別有力感,不管是粗壯如“裴”、“臨”、“山”、“匈”等,還是細勁如“躍”、“雨男”、“雄”,甚至於從細如銀絲的“回”、“馬”、“可”等字中,都能感覺到宏大的氣魄。

    從結體上來看,《裴將軍詩》結體開張,四周茂密,方圓結合。顏眞卿結體以內松外密爲基調,因此顯得寬厚、大度,如“將”、“荒”、“赫”、“破”較爲明顯,而“北”、“躍”、“材”等字更是左右二邊分開,同時以扁平取勢,所以,這件作品結體也帶有隷書渾拙開闊的意味。

    從章法上來看,《裴將軍詩》正草相參,正斜互存,大小錯落,故而黑白對比強烈。《裴將軍詩》書法有的字用楷法,端莊嚴謹,有的用草法,縱筆而下,有時還將數字連成一筆,如“馬若龍”、“風縈且回”等處,與獨立各字正好形成鮮明的對照。字的大小對比強烈,有些小字所佔面積小於大字的四分之一。字勢也於平正中暗寓欹側,故而錯落有致,特別是有些字的末筆因勢而生,勢盡方止,如“虎”、“聲”、“來”、“麟”等。再如“將軍”二字,連寫後上緊下松,作細筆一貫而下,與左右茂密粗拙的兩行逈然不同,但又虛實相生,和諧統一。正由於章法上的這些特點,所以從整體上來看,此帖黑白對比效果特別強烈,白處若雪堆千尺,雄偉壯觀,黑處似曠野萬里,蕭疏有致,給人一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所以,丁文雋《書法精論》中評顏眞卿行草爲“所作行草尤有濃雲鬱起,雷霆俱發之勢”,凖確地道出了顏眞卿書法作品魅力之所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送劉太冲序

下一篇:張朏墓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