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渠安周造像碑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亦稱《沮渠安周功德記》。北凉沮渠安周承平三年(445)立。正書。二十二行,行四十七字。原石於淸末在新疆出土時中斷。一九〇三年被德國人盜往柏林,藏柏林國家博物館。一九〇五年端方奉使考察歐洲,在柏林見此碑,特許手搨以歸。德國人以石脆嚴禁搨墨,此搨可謂宇內孤本。搨本後歸李介如。其孫於一九七六年捐贈中國歷史博物館。《書法叢刊》第二輯著錄。
【赏析】:
北凉石刻,世不多見,此刻彌足寶貴。碑文爲隷書,在書寫時又受到當時通行字體的影響,帶有不少眞書筆意。啓功先生在他的《古代字體論稿》一書中,將隷中有眞,或眞中有隷的變態字體稱之爲“隷眞的化合體”,我們如果從筆法和結字的主要傾向而言之,則可以說《沮渠安周造像碑》是隷書中的眞書,而《爨寶子碑》則爲眞書中的隷書了。
由於此碑隷中有眞,便形成一種獨特的書寫風格。其方整遒麗源出《熹平石經》,體勢飛楊,奇峭多姿,筆意挺拔,拙中藏巧,上承漢魏之風,而又具自家逸宕之氣骨,有一種峻拔奇麗之美。欲學此碑,必須明白上通隷、下通眞的道理所在。能尋其軌迹,方可得其異趣。若不明源流,以毛筆苦追刀迹,照樣畫葫蘆,則難免出現做作之態,遂流於淺薄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