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帆图
【作品赏析】:
王颂余的山水画注重意境和情思。他欣赏宋人范晞文的艺术主张:“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在创作中也总是通过“迁想妙得”,设法将景物衍化为自己的情思,此图便是一个例证。画中的松枝取材于泰山六朝松的写生稿,但并没有画六朝松的全树,而只是截其最动人的一段垂枝,以便借此段松枝曲尽古松盘龙结蟠之妙和落落不凡的神采。然后凭借奇妙的联想,将昔日畅游北戴河的印象摄入画面,在古松倒挂的隙间勾画出几只依稀可见的帆影,使整个画面的空白倏然转化为浩渺无涯的汪洋。令观者如登高山,俯视松枝盘舞,不写山而自有山;放眼群帆点点,不画水而自成水。这样,将山之雄峻、松之高古、帆之轻盈、海之辽阔尽写无余,造成咫尺万里之势,使人情志高远,感慨系之。在用笔上,画家追求“重、拙、大”,吸取传统的“屋漏痕”笔法,以厚重的慢行笔为主,同时又以富于节奏感的快行笔辅之,对比而成韵律。赋色不多,将浅淡的赭色与笔墨渗化一体,酿成清奇雅逸的格调。
【作者介绍】:
王颂余,原名王文绪,号颂余,一号为。1910年生于天津。早年从溥心畬、刘子久学画,从溥默公学书法。文学造谐颇深,曾受业于章太炎、闻一多。擅长山水画和书法,并以其比较深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和书法的功力修养,融合形成其山水画的独特风貌。他“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书画互化”。作品在国内外展出,著有《中国画技法述要》等专著。曾随中国书法家代表团出访日本。现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兼任美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务。
现代 王颂余 轴 纸本淡设色 纵410厘米 横75厘米 藏王颂余易简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