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公鐘銘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春秋秦武公時所作。一九七八年一月出土於陝西寶鷄太公廟村。現藏寶鷄市博物館。搨本。大篆。銘文十七行,共一百三十五字。《文物》一九七八年第十一期著錄,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銅器銘文選》(二)收入。
【赏析】:
《秦武公鐘》爲春秋時期秦國遺物,其銘文用筆細勁,線條流暢,字形方整但轉折處却多作圓勢,加上疏朗寬博的間距,因而顯得舒展雍容,落落大方。《秦武公鐘》銘文在結體上還保留着較爲濃厚的商周金文特徵,主要是在整體效果平穩妥貼的原則下,每個字的字形又具有欹側變化,看上去頗有節奏感。《秦武公鐘》銘文的字體結構是典型的秦國文字,與《石鼓文》、《詛楚文》等風格一脉相承。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所頒佈的小篆字體,即是從這裏發展出來的。可以說,《秦武公鐘》銘文在秦國書體的發展中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對於瞭解古代字形結構的演變有着重要的意義。《秦公鐘》銘文以極其滋潤纖麗的書法筆意,表現出了與一般銅器文字逈然相異的筆畫情趣,然其筆路通達婉麗,已開小篆書體筆意之先河。近人楊沂孫、吳大澂、鄧廷楨等人的大篆書法用筆及結體上,都有着與之相當的默契和吻合之處,現代諸多篆書家也受到了此類文字的影響和感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