郛休碑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全稱《晉明威將軍南鄕太守郛休碑》。西晋泰始六年(270)二月立。淸道光十九年(1839)山果掖縣出土。曾歸長白端方、柯昌泗。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據淸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記:碑“高七尺、廣二尺八寸”。“字徑八分”。正書。碑陽二十行,行四十五字。碑陽二列,上列二十五行,下列十五行,行字不一。額篆書十六字“晉故明威將軍南鄕太守郛府君侯之碑”。
【集评】:
淸康有爲《廣藝舟雙楫》:“如《郛休》、《爨寶子》二碑,樸厚古茂,奇姿百出,與魏碑之《靈廟》、《鞠彥雲》,皆在隷、楷之間,可以考見變體源流。”楊守敬《平碑記》:“分法變方爲長,亦古勁可愛,然已墮六朝習氣。陽文淸楚”。
【赏析】:
字方筆圓,溫潤典雅。
此碑正文多剝蝕不辨。看看碑陰却很有意思,其中並排的許多同字,均有變化。說書者是在有意避同倒不一定,似乎相反,即爲求整飭而不得。結果大小、筆勢略見參差。原因在於,這些相同的字不是在同時或連續寫的。旣然時間有斷續,就很難再回到先前的書寫狀態中,而“入境隨俗”。再仔細比較其同字從先到后的漸次變化,我們可以推想書者對這一再出現的同字不是興奮而是大傷腦筋,手反而生疏了,以至於其態度也由先前的認眞漸至馬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