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秀才對策文

秀才對策文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西凉·佚名。書於建初四年(408)。紙本,行書。殘存七十行,共八百五十一字。一九七五年新疆吐魯番哈喇和卓九十一號墓出土。藏於新疆博物館。刊於《書法叢刊》第十一輯。

【赏析】:

    

    一九五九年到一九七五年,新疆博物館的各民族文物考古工作者數十人,先后在吐魯番火焰山公社阿斯塔那村北、哈喇和卓村東進行了十三次發掘。前後總共發掘淸理了晉—唐墓葬近四百座,出土了大批古代文書,因地得名,統稱《吐魯番出土文書》。吐魯番地區古稱高昌,當時生活在高昌城內的居民,死後大都埋葬在城郊,由數座以至數十座墓葬組成的一個個不同家族的墓園星羅棋布,比比皆是。這批文書除有一部分以文書形式直接隨葬(如衣物疏、地券、功德錄、告身及一些契約等)較爲完整外,大多是當作廢紙被用來製成死者的服飾,如鞋靴、冠帶、枕衾等或是一些俑的構件、紙棺等,這一習俗,决非出於經濟上的原因,但保存了如此豐富的史料和書法遺產,是値得慶幸的。“吐魯番文書”早在本世紀初就已聞名於世,但多已盜賣國外,故這批文書更具重大意義。

    《秀才對策文》用筆兼有魏碑及隷書的特點,結體尙未逾越八分書的規範,橫扁圓渾,豐潤敦厚。但是波挑蕩然無存,橫畫收筆改爲頓筆回鋒,并向右上傾斜,已具眞書的風骨。字緊行疏也是眞書的章法。有些字點畫相連、爲行書體勢。點畫之間相互顧盼,結構平穩,於寧靜之中見精神,於動態之中見從容。《對策文》出於民間知識分子—秀才的手筆,眞實地記錄了當時的流行書風,殊爲難得。與此同時的東晉刻石則多在隷、楷之間,與此書風逈異。

    此作小楷,有鍾繇的遺意。橫畫左低右高,勢態活潑。筆畫圓渾肥厚,其中特別粗重的筆畫,如“之、以、人”等字最後一筆的奮筆磔出,仍有晉人寫本《三國志》及某些西漢簡牘書中隷書的痕迹。但“恩”字“心”底的寫法已屬楷法。有些字,如第一行的“圍晉陽城”四字已是純粹的楷書體了。在南朝已普遍使用楷、行書體時,西北少數民族的邊陲地區,仍使用這種帶隷意的楷書是不奇怪的,從中亦能看到隷書向楷書演變的軌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