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穰帖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東晉·王羲之書。唐摹本。硬黃紙。行草,尺牘一則。凡二行,共十五字。24.4×8.9cm。爲《十七帖》中一帖。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宣和書譜》、《墨緣滙觀》、《式古堂書畫滙考》等著錄。刊於《歐美藏中國法書名迹集》、《中國美術全集·魏晉南北朝書法》、《王羲之傳本墨迹選》、日本《書道全集》。
【集评】:
明董其昌跋:“東坡所謂‘君家兩行十三字,氣壓鄴侯三萬籤’者,此帖是耶?”又:“此卷在處,當有吉祥雲覆之,但肉眼不見耳。”淸玄曄跋:“渾穆中精光內韞,雖稍遜《快雪時晴》,要非鈎摹能辦。”淸乾隆跋:“《行穰帖》至宣和時始出,董思翁跋語極推挹之,謂非唐以後人所能到,幾暇展觀,乃知其於渾穆中精光內韞,雖稍遜《快雪時晴》,要非鈎摹能辦。”
【赏析】:
以書聖王羲之的名字留傳至今的墨迹有二十餘種,即以草書而論,風格也多不相類。因爲眞迹的不可確指,其眞僞也自不能辨。晉代眞、隷、章、行、草確已並存。行、草初出,不免帶有孕育它的隷、章胎痕:緊密、內斂、沉實。《行穰帖》筆畫肥厚、圓渾、流暢,與之有所不類。但它那流暢的行筆和跌宕的章法,使人們寧可信其眞。今天看來,它那後來時代的特色是較明顯的,“宣和時始出”該是一個重要的伏筆和註脚。不過從中依稀尙可覓見字字獨立,結體簡約而少映帶的章草的影子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