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張景碑

張景碑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又稱《張景造土牛碑》。東漢延熹二年(159)立。一九五八年在河南南陽出土。現存南陽市西南臥龍崗漢碑亭內。125×54cm。碑身四周皆殘。隷書。存十二行,行二十三字,共存二百二十九字。字形類《朝侯小子碑》等。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漢張景碑》,上海書畫出版社《篆隷》(中)、《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赏析】:

    一看《張景碑》的筆勢、體勢,便知它是完全成熟的漢隷作品。

    《張景碑》的書法屬於漢碑中雋永、秀勁一派。用筆方中帶圓,圓中有方,但折處純用方折,脫盡篆意。書風瘦勁似“石門”,而無其奔放、澀勁;秀麗近《曹全》,而不及其規整、溫潤。筆勢左右開張,波磔分明,形成橫扁的體勢,結構於平正,匀稱中見變化,端莊自然。然而於十一行處驟然將“府”字中最末一筆拉得又粗又長,一破三格,却大有漢簡之風韻,耐人尋味。

    《張景碑》在地下沉睡了大約有一千六、七百年之久,直到一九五八年才被發掘出來,然而它却以其獨特的風貌和魅力被譽爲上承古篆、下開楷則的漢代隷書碑群的代表作之列,得到人們的賞識。

    《張景碑》的碑文記述了地方政府同意張景包修土牛等一切設施,以免其世代勞役的事。從中我們不難窺見東漢徭役之苛重。然而,它無疑爲我們今天留下了寶貴的史料和書法藝術資料。

    碑文結體寬扁,用筆平正圓潤,筆力內含,點畫波尾顯明,但挑脚的稜角不明顯。筆勢疏朗從容,體勢均稱嚴謹,典雅端莊,秀麗多姿,工細而不造作,縱逸稍差。在秀麗中有一種嚴正平和而舒展的風致,顯得落落大方。結體取勢與《朝侯小子殘碑》如出一轍,是成熟分書的典型。惟撇捺橫挑處瘦勁有力,但嫵媚稍遜《小子》,而含蓄平正過之。書風與《史晨碑》、《孔宙碑陰》相近,但比《史晨》稍橫扁,比《孔宙碑陰》字淸晰,筆道分明,便於臨習。分書發展到桓、靈兩朝,分勢成熟,奇麗多姿,流派紛呈。在佈白上“縱橫成列”已成定式。《張景碑》佈白疏朗,字間幾容一字有餘,與《史晨》、《曹全》、《小子》、《孔宙》等相同。“隷法以漢爲極,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王澍語)觀《張景碑》愈信其說。

    碑文的體裁屬於漢代地方政府的公文告示,文中“告”字凡三見,在漢代公文中多爲上級官吏對所屬下級官吏的指示用語。碑文首行前三字殘存筆劃與第十行前三字“府告宛”相似,地位亦相當,兩“府”字垂筆過兩格,此種現象在漢簡中習見,漢碑中亦時有所見,如西漢《五鳳二年刻石》、《李孟初碑》的“手”字。“府”字長垂兩字地位,應是書寫者對上級官府的尊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甘谷漢簡

下一篇:倉頡廟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