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賜御書表
【简介】:
宋·蔡襄書。紙本。楷書。一軸表文,並書古詩一首。凡三十八行,每行字數不一,共三百二十字。24.8×107.9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墨緣滙觀》、《式古堂書書滙考》著錄。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二)。
【集评】:
元鮮于樞跋:“蔡忠惠公書爲趙宋法書第一,此玉局老語也。今觀此帖,藹然忠敬之意,見於聲劃。又不可與《茶錄》、《牡丹譜》同日言也。”元趙孟頫跋:“此卷法度嚴密,無一豪放縱意,於此可見古人用筆不苟也。”明解縉跋:“卿詞令根於溫厚,筆力極於深妙。”又,“一紙之書,世傳寶之,翰墨騰騫,光輝如昨。夫豈徒以其書之善也哉!侍郞黃公請余題識,爲作詩兩首:‘汴水東流宋鼎移,中郞名字日星垂。精神翰墨猶生氣,想見彤庭諫諍時。端明書法繼鍾王,佩玉瓊琚在廟堂。見說當時推第一,米家應自愧疏狂。,”明尹昌隆跋:“今觀侍郞黃公所藏答仁宗詩,筆精墨妙,神采端嚴,令人敬悚。是又當與唐諸名家相頡頏矣。”明趙友同跋:“人材與元氣相爲盛衰,故時遇治隆則人材輩出,非惟德業文章焜耀一事,下逮字劃餘藝,亦皆精妙絕倫。今觀宋蔡端明所答御書古詩一首,詞意旣極醇美,而筆力嚴重,如冠冕佩玉,周旋殿陛間。求之晉唐諸名書家,未可多得,豈非誠有關於當時元氣者哉!”明夏原吉跋:“蔡忠惠公宋朝上等人物,其才德俊偉光明。故其登於翰墨者,亦精妙不苟,如公輸之運斤,王郞之執御,舉動韓折無一不合軌度。以之班歐虞而儕顏柳,誰能伯仲哉!”明陳繼儒跋:“公草書法二王,余得數卷,若眞隷,獨此,獲見於趙叔度家,蓋顏柳兼《樂毅》、《東方碑》筆也。”明董其昌跋:“蔡君謨此詩學韓昌黎《石鼓歌》;此書學歐陽率更《化度碑》及徐季海《三藏和尙碑》。古人書法無一筆無來處,不獨君謨也。”明詹景鳳《東圖玄覽編》:“蔡忠惠謝賜御筆表,字約七八分許大,蓋宗法魯《多寶佛塔》、《感應碑》文;間入虞永興。其紙墨如新,筆法匀凈停妥。但乏高趣,筆筆字字咸似作意矜持寫成,豈奉君敬謹之至心然耶!”明張丑《淸河書畫舫》:“字大如指頂,結構嚴謹。……當爲蔡書第一。”明顧復《平生壯觀》:“白紙正書,無板實之痕,容夷婉暢。此公第一楷書也。”淸吳升《大觀錄》:“結構遒緊,法度整密。驅褚、柳於毫端,調骨肉於腕底。故能賞譽宸旒,騰輝奎斗。”
【赏析】:
蔡襄的書法繼承多於創造。大字楷書取法顏眞卿,神形近似;中楷雖然也取法顏字,但更多地雜入初唐與隋智永的用筆與造型。由於他天資極高、博學精鑒,爲人正直,一絲不苟,因此楷法嚴謹,筆筆精心,處處精麗,力追平和蘊藉的風格。
此卷墨迹爲精意之作。用筆謹守法度,匀凈停妥,結構遒緊溫和,兼取褚、虞、顏、柳諸家法,很有唐人遺韻。但是該作品意趣並不很高,用筆過分矜持謹愼,精工之餘不免顯得拘謹,這大抵是奉君敬謹的心情所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