隷書七言聯
【简介】:
淸·何紹基書。紙本。隷書。上下聯正文十四字,款三字,共十七字。刊於日本《明淸書道圖說》。
【赏析】:
何紹基隷書七言對聯,上聯“平原不復賦豪士”,意思是唐代大書家顏眞卿,曾出任平原(今屬山東)太守,人稱顏平原,他的剛毅忠烈,以身殉職的精神,不愧爲豪傑之士;下聯對以“甫里但思歌散人”,係指唐代文學家陸龜蒙,他曾隱居甫里(今江蘇吳縣),自號甫里先生,又號江湖散人,自謙爲散誕之人。上下聯妙語雙關,構句工切。雖未署紀年,根據何維樸說:他祖父六十歲始專學篆隷。從風格上看,可推定爲晚期創新之作。字取縱勢,體類眞書,分佈疏朗,一反漢隷方扁橫勢的舊習。個別字孤立地看,仿彿重心不穩,通篇齊觀,至爲協調。何紹基自稱平生以橫平竪直爲律,但不能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藝術創作。客觀地說,他的隷書橫畫大致左高右低,如“平”字底橫,“士”字上下橫,“甫”字上橫均呈向右傾勢;竪畫中如“平”字、“甫”字、“里”字的中竪也呈彎勢;撇捺左右開張,力到鋒杪。用筆逆入平出,不作蠶頭燕尾,起筆裹鋒重按,收筆回鋒輕蓄,運筆澀進緩行,時露顫筆。由於他有遍臨漢碑的功力,和他藝術上有“書家須自立門戶,其詣在熔鑄古人,自成一家,否則習氣未除,將至性至情不能表現於筆墨之外”(《使黔草鄔鴻逵叙》)的主張,因此,寫出來的字筆勢豪宕奇崛,不留古人痕迹,突出地表現自己的風貌。所以成爲光宣以來開宗立派的大家。
値得注意的是他的執筆法,他以五指環列,虎口正圓,平平的攢在筆管頂端,高懸肘腕,而手掌向內迴轉使手腕着力的“迴腕法”。而且在《猨臂翁》詩中說出“書律本與射律同,貴在懸臂能圓空”的道理。近人都言此法爲他所獨創,據董其昌說:“唐人書皆迴腕,能留得住,筆不直率流滑……。”(《池上篇跋》)何紹基的用筆特點與此正合,可見他也是發掘古法,經過實踐而取得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