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李次明爲亡兒造像記

李次明爲亡兒造像記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全稱《李次明爲亡兒李那延造觀世音白玉像》。東魏武定元年(543)七月刻。正書。九行,行一至六字不等。有宋元豐元年(1078)二月二十三日來高才、馬良等題記。舊在河北棗強縣。曾歸山東王緖祖。《中國書法大辭典》著錄。

【赏析】:

    

    用書法的格式講,《李次明爲亡兒造像》是一件橫披。橫披因天地狹窄,往往使書家感到安排上的困惑,而以寫竪式條幅爲快。這件作品給人的直覺就十分有趣,殘缺部分消蝕了一些字,殘缺使整個篇幅邊緣呈起伏狀,古意醇酣。現在每行至多五、六個字,少至兩個字,而論風格,却分爲兩種,在前九行中,風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天眞奇巧,或如挽手而笑,或如傾身而舞,不受規矩約束,筆畫又可分爲簡筆和周到用筆兩類。簡捷者直畫而過,嘠然而止,極爲乾脆利落,如“七”,如“延”字,簡捷之間不簡單,筆畫裏讓人去感覺有如漢簡、章草的神采,這樣的用筆,爲全篇點綴了一層活潑氣氛。與此相反則是一些筆畫捲得厲害,如“魏”、“已”、“兒”諸字,卷得很急很緊,甚至忽視了舒展。這一曲筆正與前面的簡筆形成對照。它表明了書家用筆的多樣化,但這多樣化還未能較好的統一起來。統觀全篇,前四行作者寫得小心翼翼,拘囿緊縮,後幾行開始放松,字距拉開,字經展大,造型亦同時產生頓宕之趣。如果這件作品再延續下去,作者的技巧和意趣將發揮得更爲充分和完善。令人不解的是末一行的“冀州安,,三字,風格與前渾然不通,用筆細膩,安排精密,粗細有致,如出另一人之手。前部分的技巧,顯然達不到後者這一層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