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哲理 > 八个字的书法

八个字的书法

书法哲理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文:刘建祯

刘建祯二届行书展入展作品

本次行书展的作品我从构思到材料、风格、内容的选择,直到完成创作,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主要以厚重、碑味的行书风格为基调,取隶书、魏碑、章草等笔意,书写时又加入行草的连带,将线条的质感很好地表现出来。在创作过程中,结体错落和章法布局及墨色变化上不刻意为之,主要体现大字的浑厚朴拙,展现大字行书的正大气象,随心流露,以达到自然的书写状态。

近年来展览的征稿要求作品最大不超过六尺,对于擅长写大字的我应该是拘束的,字数多则字径小,字数少则字径大,所以选择后者更能表达自己的书写性。当然大字是很冒险的,只要一个笔画写不到位就会被刷掉。

入展作品是我从几十副四言对联中选出了六对,用硬笔在打印纸上做小稿,一来看哪副对联的书写更能表现出大字碑味行书的气象,二来看哪副对联的内容更具气势,最终确定了“凤游云海,鱼跃江天”这副对联。然后用毛笔在宣纸上做出墨稿,将六尺红色洒金粉彩纸对裁开,一气呵成。

刘建祯作品

现详细介绍一下这件入展作品的创作心得:

一、定风格

我翻阅了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书法精品,因为自己擅长厚重的碑味的书写风格,所以特别关注具有明显碑味行书的作品。当代行书体系多被帖学所笼罩,以表现二王书风为主,也是当代展览体延伸的一个弊端,在这种环境下,敢于不受时风的影响,果断地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选择具有大气象的碑味行书。

二、定大小

这里所说的大小指纸面的尺寸、字径的大小两个方面。小字不适宜在完整的大纸上表现,创作起来会很吃力。大字不适宜在小纸上呈现,会受拘束。所以我根据自己擅长的字径大小,单字控制在45cm以内,纸面的尺寸刚好控制在六尺整纸以内。

刘建祯作品

三、定内容、定形式

根据自己擅长的书写风格选择具有大气象的内容,以字径大小确定作品字数的多少,我选择了八个字的四言对联,形式也一目了然,就是传统书法作品样式——对联。最后落穷款,盖印。形式简单明了,求大气磅礴之势。

四、笔墨纸砚的选择

毛笔使用最普通的大京抓狼毫,此种笔弹性适中,易于驾驭。墨汁用当地购买的华美墨汁,这种墨汁非常浓,加水后墨迹流畅。宣纸选用红色洒金粉彩,红色也是我多次入展的幸运色,红色犹如中国红,象征着正大气象,在展厅的视觉效果最抢眼。砚台我选用瓷碗代替,个人习惯。

刘建祯作品

五、创作的心态、环境

我在大学教书法,平日多和学生们一起在书法实训室写字,遇到展览比赛的时候,学生们自然过来帮忙。把墨汁倒在碗里,纸裁开铺好,毛笔也放到旁边,拿出小稿,先不写,先调整思绪,放平心态,大脑中预设作品完成的效果,这是酝酿的一个过程。

创作大字作品最重要的就是气势,表现的也是不拘小节的大气象。一边听音乐,一边酝酿,大概有半个多小时了,我拿毛笔在碗里蘸墨,在毛笔落纸后,似乎已经将技法的东西抛开了,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然地书写,大胆落笔,在头尾转折处细心收拾,最后一气呵成,自己感觉很满意,同学们也感觉写得好,等作品干透悬挂起来,远看气脉相通,书写自然,最后决定就投这件了。

作者刘建祯:书法的学习道路很艰辛,只要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独立审美,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大胆尝试,不断积累经验,总是会有收获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