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哲理 > 滴的行书写法

滴的行书写法

书法哲理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文徵明梅竹圖及行書《中秋詩》手卷,金粟山藏經紙本,30.2×229.2厘米;近墨堂藏。


衡山翁晚年書法山谷,略涉長公。此卷宋藏經紙本,書八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詩三首,惜無記年可攷。審其用筆,當亦是八十後所作,堪為衡翁書中甲觀。

衡翁晚年最得意詩為《遊西苑詩》十首及《中秋詩》三首,余所見翁書真迹皆不止一本,而《中秋詩》以此卷仿山谷書為最精。用宋藏經紙本,舊見刻本每行縮短一字,蓋刻石尺度所限也。第二首十五夜第七句“碧雲何處人如玉”“玉”字遺去,第三首十六夜第五句“蟋蟀早將寒氣至”句“蟀”字添注于旁,皆相合。--吳湖帆



文徵明《友梅圖》,30.2×56.9厘米,款識:徵明為友梅作




八月十四夜對月有作月近中秋夜有輝,幽人戀月卧遲遲。及時光景寧須滿,明日陰晴不可期。清影一簾金鎖碎,涼聲何處玉参差。酒闌無限懷人意,都在庭前桂樹枝。




十五夜銀漢無聲夜正中,十分秋色小樓東。空瞻朗月思玄度,誰有高懷似瘐公。把酒金波浮桂樹,捲簾清露滴梧桐。碧雲何處人如玉,惆悵東闌一笛風。




十六夜入眼冰輪積漸摧,白頭顧影重徘徊。極知物理盈當缺,自惜流年去不来。蟋蟀早將寒氣至,芙蓉都受露華開。殷勤不負花前意,依舊清光在酒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