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哲理 > 斌的行书

斌的行书

书法哲理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行书与楷书相比,不要再拘泥于小节问题,而是要追求味道。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079集:“吴丈蜀书法”与“斌”字。

田蕴章:我们现在给大家写一下这个“斌”字的行书的写法。

主要是也是右边这个“武”字。

单看这个“武”字大家看一看。

(图:“斌”字行书示范一)

至于最后这一钩提起来的时候,这一笔能跟后边这点发生什么关系,这并不重要,连在一块看是游丝串在一起了,也没有关系。没有串起来,距离远与近都不重要,在这方面不必讲究,这是小节问题。

关键是写好这个“武”字的一个方法,就是这个前边这个地方必须组装好。注意挑笔的时候这一笔尽量斜一点,斜一点。你要写直了,这就不好看,就是这样,如果这样直,就不好看,就没有味道了。

包括我们写这个纵戈这一笔,比如写“成功”的“成”,也是这样,这一笔尽量斜,它就出味道,特别在行书当中。

(图:“斌”字行书示范二)

在楷书当中,它要有一个准确的尺度,斜到什么程度,它有多大角度。在行书当中,因为来不及那么想,所以尽量地斜式一点,那么这个字就出现一个姿态问题。

但是这个字到了草书当中,因为就把这个斜的这个纵戈改成一竖笔了,因此它在用笔的方法上就不一样,我们一会要给大家再讲这个“斌”字的草书的写法。

好的,现在我们再写一下这个“斌”字的行书。

也可以这样写,也可以这样写,左边这个文字可以这样写。

(图:“斌”字行书示范三)

至于这个钩是不是必须跟点连上,我说了不一定,也可以就这样写,不用连上也是可以的,也是可以的,主要是这个字的姿态的整体美,不要拘泥在那些小的动作上。

我们写一个大一点的,大家看一看。

只有这点,一定要有力量,就是这个古人所说的,如千钧坠石,像从山上坠了一块石头一样掉下来,掷地有声,非常的有力量。

点就应该,尤其是终点,终点就是最后这个点,一定要有力量,这个字没有力量,这整个这个字最后的结尾就显得非常飘浮无力。

(图:“斌”字行书示范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国字的楷书写法

下一篇:沈健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