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哲理 > 成金修书法作品

成金修书法作品

书法哲理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成金城,笔名金圣,1945年出生于南京,现居住于湖南湘乡。书香世家,名门望族,自幼爱好美术,无师自通。因自身信佛,擅长佛像、山水画创作。佛像擅长观世音菩萨,山水画擅长自作诗。作品远销福建、台湾、中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现为湖南养心堂书画院院长。

成金城出生于书香世家,名流望族,自幼爱好艺术,无师自通。因自身信佛,擅长佛画、山水画创作。佛画擅长观世音菩萨,山水画擅长自作诗。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绘画,成为成金城心底最温暖的事。他花开花落、日落月起,研习绘画,期间阅读佛学书籍,加强对佛法理解。他学习佛画从白描开始,接着是佛像度量经(佛像比例),每个佛像比例不尽相同,如要细致研究至少需两年。从画作中看,成金城耐心沉静,热情细致,他对画作精益求精,从不泛滥创作。



“生生不息,佛灯长明。”成金城的观世音菩萨画,简洁古朴,端庄俊秀,富丽尊贵,造型严谨;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虔诚与崇拜。在中国文化中,观世音菩萨画是苦难众生的救渡者,其法力无边,以大慈大悲救济众生为本愿。



成金城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在波涛汹涌的南海之上,红色莲花竞相开放,在莲花宝座上,观世音手持甘露指法,正靜听苦难众生的芸芸之音,两位童子一双手合十,一手持玉净瓶,在金色佛光的映衬下,显得庄严神圣。观世音法像圆满端庄,慈悲祥瑞,在柔美的线条中,红色点缀其中,使画面更和谐亲切。



成金城画作淳朴素雅,没有张扬的笔法。在设色上,他用固有色和夸张色配合,使作品在现实与梦幻的环境中展现出奇丽的艺术境界。那浓厚饱和的石色技术与淡雅柔和的面部设色正是成金城的绝活。在中国文化中,诗情画意是最核心的美学情愫,也是当代艺术家不断追求探索的美学话题,成金城将诗与画完美融合,开拓自己的水墨世界,使人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面中所形成的点、线、面的关系及墨色浓、淡、干、湿,构图中的稀疏,紧密而富有节奏韵律感。他的画作洋溢着明快、轻松,给人流畅如高山流水之感。



成金城的山水画,借鉴青绿山水的典型笔法,运笔老辣,既展现湖光山色,又富诗情画意的清新神韵,画面笔法细腻浑厚,近景葱翠沧碧与远处云烟缥缈相映成趣,在云烟之外,楼阁掩映的群山树影,增添画面的高远神秘之境,在山光水影中,帆影的飘动、潺潺水流增加画面动感。




中国画对时间的重视远甚于对空间的凝视。画面空间的连属,呼应开合,完全顺乎气运的流走,成金城掌握气运变化,也就是“经营位置”。画中之气,充沛丰盈,运转回旋,不可随意旁泄。画中的四个角,极为重要,是“气”进出之处,可以称为“气口”。 成金城常留一个角,透“气”,气之吞吐开合,画面才可“呼吸”,如生命一般,活起来。




成金城在画作中讲究布势,“势”可理解为气势、局势、大势,画人物时,首先找出人物的基本动态线,以确定运动大致方向状态。一幅画也隐含一组动态线,它构成画面的内在旋律,把画面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组织在一个运动体系中,是达到“气韵生动”的重要因素。中国画的“置阵布势’’即 “远观其势,近观其质”。成金城在形式美上突显笔墨魅力。

近年,成金城作品远销福建、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17年成金城荣获“中国长城文化金奖”,被授予“中国长城艺术家”荣誉称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