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书法艺术品行情大致走向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艺术市场复兴,近现代书法作品便占据了艺术市场的统治地位,不仅数量高踞其他艺术品之上,价位也相当可观,有些名家作品甚至超过了明清时期名家作品价位之上。近现代书家作品的价位是在近二十年中,随着港,台地区的经济繁荣和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活跃而提高的。在大陆,大约到九十年代中期,艺术拍卖才进入一个辉煌时期。此时,中国人对艺术品的投资才与股票、房地产等一起被看成是投资的一个热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它还不是广大公众可以广泛参与的一项活动,其价位同海外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尽管如此,价值的提升幅度还是很可观的。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前,近现代名家墨迹,每幅多在百元之下。到了七八十年代,也不超过千元。晚清的何绍基为书法名家,其作品在晚清至民国时期已十分走俏,在五六十年代,每尺不超过几十元。1993年上海朵云轩拍其一件行书四屏,不足十六尺,成交价已达7.7万港元,另一件行书四屏,1994年则拍了万余元。齐白石画抢手,书法也被人看好,一件行书轴不足四尺,1992年佳士得拍得了11万港元,另一件约三尺的行书轴也拍得到8.6万人民币。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也颇受人们青睐,作品在市场上成交率也很可观,一件四尺楷书轴,1993年也拍到了6.2万元港币。其他如赵之谦、吴昌硕、曾国藩、沈曾植、郭沫若、赵朴初、启功等人作品也非常受欢迎,价位也很高。
由近观古,可以较为明显地发现,中国的书法艺术发展脉络相当清晰。自从书法作为艺术以来,几乎每个时代都有某一种风格或书体占据主流状态,或者某一种书学观念雄踞领导地位。晚清时期,或许是因为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来临,社会的变革,必然影响到文化艺术的变迁,作为其中之一的书法艺术,当然也不例外。于是,作为维新派的领袖康有为,这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家,在以何绍基、杨沂孙、赵之谦、桂馥、杨守敬等这些以碑学的创作与理论活跃于书坛的书法家的基础上更推出了北碑运动,对清末书风颇具影响,打破了几千年来帖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对二王传统帖学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形成了当时书坛碑派书法创作的主流形态。
虽然民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是一个革命的时代,但是民国时期的书法界至少还深受康有为理论的影响。有许多书法家追随康有为的理论,从碑版中寻找新的艺术资源,并通过各种大胆尝试解放自己的艺术创造力。诚然,民国时期的书法还是与近代书法有所不同的,不再是一枝独秀,此时,碑学已经彻底失去了它独特的地位,不仅民间书法逐渐登上了书法艺术的舞台,而且帖学开始复苏,呈迎头赶上之势。因而,这种多元发展的态势,使得民国书法艺术色彩斑斓,书家队伍空前复杂,知名的书法家实在太多,而又各臻其极,主要有:齐白石、黄宾虹、罗振玉、王世镗、梁启超、徐悲鸿、吴湖帆、林纾、徐生翁、于右任、叶恭绰、李叔同、李瑞清、蔡元培、郭沫若、沈尹默、吕凤子、马一浮、谢无量、胡小石、郑诵先、毛泽东、刘孟伉、吴玉如、林散之、邓散木、张大千、陆维钊、王蘧常、沙孟海、萧娴、高二适、来楚生等人。
在这些书法家中,沈尹默基本上杜绝康有为的理论,坚持研习传统的帖派书法,独领帖派风骚。从1907年至1930年这23年间,沈尹默的书法主要是取法汉魏六朝隶楷,点画峻利,呈内圆外方之势,在获得碑学基本功后,毅然丢掉北碑,追纵二王书风真谛,在唐代褚遂良和宋代米芾的书帖中游走,到20世纪60年代,已经出帖的沈尹默追求晚年之变,用狂草、章草笔意来补救其行书的一味秀逸,用苍渴的墨法来补救其一味润朗的丰神,用跌宕的似乎较为快速的运笔来补救其一味流静的内敛。吴玉如一生则以“二王”为旨归,在碑帖两派纷争的年代,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绍述二王,集当代宗王书家之大成。而像曾是张大千书法老师的李瑞清,则坚持走碑学之路,在20世纪初即以北碑书法闻名,但他的作品粗悍霸气有余,而细腻流畅不足。比较成功的当属李叔同(弘一法师),他的作品以碑版为面目,而受西方画理与佛教精神的影响。
谈到民国书法,吴昌硕和康有为这两位书法重量级的人物不可避免,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是在民国时期去世的,另一方面民国时期的许多知名书法家是他们的学生。
在书法上,康有为最大的贡献就是首倡北碑运动。其书法从晋唐入手,师晋唐书法大家,师汉魏书法巨擘,师秦、汉、六朝碑版,一步一步往上溯,以求远古,当他窥出碑学堂奥后,又反转来,向与其同处一时代的碑学名匠学习,终于融合了对古典作品的再发现和对现成传统的反叛,创造了独具风格的“康体”。由于康有为是“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发动者,更是晚清民国以后有名的政治人物,加上他擅长书法,故而他的书作历来深受收藏家的青睐。民国时期,他的书作就有市场,上个世纪90年代,其作品走上国内的拍卖市场,且价格不菲,在1992年西安国际拍卖会上,他的“文章千古事,花柳一园春”对联以1.2万美元成交。1994年,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推出康有为两幅书法长联以22万元成交。但这种上升的趋势只持续了五六年时间,就被大量的赝品扰乱了市场价格,导致价格回落。近年来,也许是在国内书画市场整体利好的带动下,康有为的作品开始由回落盘整向上升的态势转变。2004年,其一本书法册页被翰海拍卖公司拍到12.1万元,创下了新世纪的高价。与当代一些书法家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态势相比较,无论是从康有为的书法成就还是社会名气来看,目前他的书作应该说还没有达到合理价位。康有为亲身实践自己的理论并影响了他的四位得意弟子——梁启超、徐悲鸿、刘海粟、萧娴。他的前三位学生书名均为文名或画名所掩,萧娴则是20世纪最优秀的女书法家。
吴昌硕一生以文学艺术为伴,在书法上,以石鼓文为终身临摹研习对象,是为古往今来的一位石鼓文书法大师。所临石鼓文,参以两周金文及秦代石刻,融合篆刻用笔。吴昌硕传世作品很多,但多在民间流传,近年他的作品又大量流入海外市场。在艺术品市场上,他的画和印价格均颇高,相对来说,其书法作品的价位则要低些,如在纽约市场,他的书法作品的价格要比绘画低一半左右。但在香港市场中他的篆书与绘画作品比较,价格不相上下,1990年3月市场中出售过他两幅篆书,一幅立轴卖到16万港元,一幅横披卖到8万港元。在2000年的上海工美拍卖行的秋拍中,吴昌硕信札42开(吴石潜上款),估价6万元,竟以24万元成交,无疑为收藏吴昌硕的书法的藏家奠定了信心。吴昌硕的学生在当代书坛极具影响——潘天寿、沙孟海、陆维钊、陶博吾。前三位为奠定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21世纪之初,当代的一些书法家作了一个有意思的投票,评选出了“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民国时期就是活跃的书法家,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李叔同等,这些书法家的名字也经常见于艺术品市场。
但是,在艺术市场上,书法家的作品的价格一方面受其艺术水准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社会地位的影响,有的书法家其艺术水准也许远高于某些爱好书法的政治家或名人,但是其作品的价格可能会远低于政治家或名人的书作。
如民国时期比较活跃的书法家像林散之、陆维钊、邓散木等都有很高的书法造诣,但是这些书家的作品在市场上的价位却很低,除林散之的精品尚能过万以外,其他几位书法家的作品很多时候只能在5000元以下。相反有的政治家或名人其书法一般,或还可以,但在市场上却表现相当出众。名人名气越大,其书法就会受到藏家的关注,有的藏家甚至会花高价竞投。如作为政坛的风云人物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由于他们名气大,其作品动辄数万元,甚至十万元以上,而胡适、胡汉民、叶恭绰、徐世昌等由于名气远不如孙中山、蒋介石、康有为、梁启超,其作品市场价要比他们低得多,因此,名人名气的大小直接会影响到书法作品的市场价格。
值得指出的是国内拍卖行拍买的名家书法艺术品,尤其是古代书法家和现代书法家的作品价格的反常背离了应有的价值规律,也就是说古代书法艺术品价格卖不过现代书法艺术品是令人生奇的。
我国开槌进行书画的拍卖始于1993年,至今已十几个年头。在一些多种规模的拍卖会上,收藏家、境外的客商、国内的企业家都不惜以重金去追逐竞购一些现代书法家的作品,甚至一掷万金。但是古代一些著名书法家的真迹精品却被冷置一边,与现代书法艺术品相较,价格决不为高,个别作品还低于现代书法家。诚然,按国家有关文物政策规定,古代绝大多数书法家都属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以前的书法家,不能带出境外,使国外买家不去关注这些书法家的作品。但国内的买家则熟视无睹,而去竞购现代书法艺术品,这就未免显得不精明了。因为这些古代书法艺术品是经过了历史的考验,货真而价实,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结晶,是收藏的精品。如此遭受冷落,显然与竞买者的文化素养、历史知识以及对文物的研究深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舆论导向宣传及拍卖场中的人为的操纵行为有直接关系。所以在拍卖场中投资购买书法作品时,一定要有主见,一定要多多考虑价值规律,决不可盲从。
还需要说明的是,书法艺术品拍卖的价格一般出现在拍卖图录上,但图录中标明的这些价格并非书法的实际成交价格,而是一种高于底价的“估计价”。比如,某拍卖行准备拍卖的一幅康有为的一幅字,估计价为11~13万元人民币,但它的实际底价,即书法拥有者希望得到的卖价有可能只有9万元人民币(拍卖行此价是对外保密的)。当此幅作品开始拍卖时,拍卖师可能从底价9万元起拍,也可能从低于底价10%的价位起拍。这是一种拍卖艺术,使买家感到价格不高(与估价相比)。于是开始了买家的相互竞争,争相叫价。如果竞争到底价以后,就无人应价,即拍品可以卖出。如果买家你追我赶,使价格继续上扬,那么卖家和拍卖行都能得利。如果按底价起拍,但无人应价,于是此件拍品就没有成功,拍卖行称作“流标”。当买家买下自己中意的拍品后,还必须按最后的落槌价追加10%的手续费(即佣金)。所以买家准备参拍竞购某幅拍品前,一定自己要决定好心理能承受的价位(包括佣金),这样才能以满意或较满意的价格买到自己看中的拍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古代书法艺术品行情大致走向
下一篇:楷书轴 立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