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法理论著述
书法作品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明代书法理论论著较前几个朝代都多,如陶宗仪的《书史会要》、朱存理的《珊瑚木难》、杨慎的《墨池琐录》、王世贞的《王氏书苑》和项穆的《书法雅言》等。
由于明初文字狱的影响,明代书论多局限于形式,只是论述书体、结构、执笔、用笔和怎样临摹碑帖,以及书评等问题,涉及的内容不多。唯独后来敢于直书“燕贼篡位”的方孝孺提出“晋宋间人,以风度相高,故其书如雅人胜士……初唐诸贤,取古未远,故犹有晋宋遗风”。方孝孺特别强调字的“意”,他说:“古人所为,常使意胜于法,而后世常法胜于意。”这是因为“意难识而法易知”。并举例说:“颜真卿之书,余一见即知其美,今始识其用意之妙,正犹有道君子,澹然内运,非久与居不知其所蕴也。”
其他方面,如解缙、祝允明、王世贤、黄云卿、项穆等名家的书评,对如何去理解历代书法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陶宗仪、宋濂、张绅、陆深、李贽、赵宦光等对各种书体的论述,虽多重复前人,但对后人理解各种书体的形成、流派变化、艺术特点等仍然是有所帮助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