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作品 > “骨法用笔”与血肉

“骨法用笔”与血肉

书法作品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传统书法理论论及书法的“神采”,往往使用拟人化的生命情态语言来转译描述,如“筋”、“骨”、“血”、“肉”等。

    “筋”、“骨”都是整体性的,在生命中它们是构成生命整体的内在联结因素。其中“骨”是生命各部分的架子,筋是连接各部分的“绷带”,它们都是力量的源泉,所以说筋骨强壮则体健有力。书法艺术理论借用了这两个概念,其着眼点正在于“力”字:“夫骨,非棱角峭厉之谓也。必也贯其力于画中,敛其锋于字里,则纵横大小无或懈矣。惟会心于直、紧二字,斯能得之。”(清·张廷相、鲁一贞《玉燕楼书法·骨法》)“骨”,乃是指笔画中隐含的劲直的力,“筋”则是指贯连于笔画当中,流动的、联系中的力。所以“筋”、“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两者都旨在说明“力”,区别是“骨”的“力”着重指藏在笔画血肉当中的直而紧(联结精密)的力,就如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所言“字有果敢之力,骨也”。而“筋”则侧重指隐藏于笔画当中,萦绕不绝、互相连结的那种力,刘熙载称字“有含忍之力,筋也”,精确地道出了其中的精髓。

    “骨”的特征是粗、壮、直、挺健、雄强,“筋”的特征是曲、细、柔韧、连绵。所以在书法评论中,往往用“骨力雄强”评论楷、隶乃至篆书作品,而用“筋气流畅”来褒扬行草书。因为楷隶线条构架分明,行草线条盘绕流动。书法中“筋”、“骨”的获得多源于娴熟的运笔,唐太宗李世民说:“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指意》)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书法要有精神,既劲健而又温润。劲健就是指骨力雄强。就毛笔来说,中心笔柱部分是书法线条“筋”、“骨”力感的主要创造媒介。如果笔力不健,则线条不可能遒健有力,只有巧妙地调动笔尖的弹力,才能创造有筋有骨的线条。

    “筋”和“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古代书论中,往往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说,泛指线条的内含之力,与线条的外在形态“血肉”相对。在书法中,“筋骨”建成了,还需要有“肉”附衬,而“肉”中也一定得有生命的液体充溢流动,才能有健劲、秀美的生命形象。骨多肉少,展筋吐骨,书体显得瘦削尖峭、枯槎架险;肉多骨少,则臃肥浅俗,一副浊相,令人感到俗不可耐,所以要创造优美的书法形体,体现活泼俊美的生命意味,必须力求骨肉停匀,互相包蕴润泽。

    “血肉”两字,在生命学说中指的是生命的表面形态和潜布在肌理组织之内的生命血脉,它们具有表现生命的意义——血充则肉实,生命之火旺盛;血败则肉枯,生命之火也就衰萎。书法艺术理论借用这两个范畴,代指线条笔画的外在形态和质感。“肉”是从静态角度说的,指笔画肥瘦粗细;“血”是从动态来说的,指笔画中水墨交融而呈现出的带有生命意味的色泽。血和肉是不可分割的,肉是血的外在物质依托,血是肉的内在含蕴,有血则肉荣,无血则肉枯。一个有生命的线条,除了需要筋骨来支撑它,还需要有血肉来护卫它,才能使它立于精神饱满、生机勃勃的生命境地。

    书法线条的血肉,是以毛笔的副毫为创造媒介而得以成形的。副毫就是指毛笔笔尖外围众多附依于笔柱的辅助性笔毫,毛笔中锋下按后,中柱居中,两边副毫铺开,正好形成线条的外围,墨汁从中心匀和地往两边顺毫下注,形成以中线为轴心的浑圆的线条,这中线两边副毫所产生的部分,就是书法线条“肉”的部分。而血,则是充满于肉的各部分而呈现出来的水墨交融的清艳墨泽。血肉交和,则不燥不渍,不偏不枯。

    由于墨的色泽主要是依靠水来进行调节的,所以古人谈论书法中的血,大多都是从水的方面来探究。元代书法家陈绎曾指出:“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翰林要诀》)墨太浓了则血就会凝滞而失去华彩,水太多了,那么血就淡而缺乏神气,这都是书法者所应力避的。

    笔尖产生“筋骨”,副毫孕生“血肉”,那么,运笔中提或按的轻重,就直接影响书法线条的形态和感觉了。这里,关键是把握运笔,不但提、按要适度,要根据造型要求,而且提、按中停留的时间也要适度,否则墨汁下注,血肉就湮没在一摊浮墨当中了。

    书法的墨韵神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笔墨的骨肉相副,骨以肉而立,肉以骨而腴,不能筋无骨,也不能露筋露骨。传统书法学理论中提出的润、腴、纤、秾,都是指笔画内的血肉饱满之美,华、滋、润、丽,则都是指水墨色泽的亮色。筋多肉少,谓之苍老;肉骨匀和,谓之丰润;骨嫩肉腴,谓之纤丽;骨健肉薄,谓之清劲;骨藏肉圆,谓之浑沉……只要在骨力或血肉方面稍作变化,书法线条的生命美意象,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所有这一切,在欣赏古代优秀法书中,我们都是能够切身感受到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笔墨境界

下一篇:气韵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