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书法 > 董其昌行书白居易池上篇

董其昌行书白居易池上篇

名人书法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因系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故人称“董华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大鉴赏家兼书画理论家。

    在书法方面,董其昌早年学颜真卿、虞世南,中年致力米芾,神往魏晋钟王的书法艺术境界,主张将画与禅理融会于书法艺术之中,书风飘逸空灵,被誉为“书家神品”(清王文治语)。明代朱彝尊认为“北米(万钟)东邢(侗)总不如”。

    这幅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池上篇》为书写内容的墨迹,堪称是一种书法艺术与文学、书理相统一的佳作。书家以自己恬淡空灵的书法艺术,以及超脱幽闲的艺术襟怀,向人们再现了原诗青山绿水、碧篁茅舍、鸡犬之声相闻的意境。

    这幅作品如董其昌平日作画,通篇神情毕注,了无松散疲沓或紧张与拼凑之感。用笔悬腕正锋,“一转一束皆有主宰”,“随起随倒”(董其昌论书语),有板有眼,但又轻松自然,犹如面对幽香一柱,聆听轻弦低诉,情调婉约而不松驰,幽雅但不伤感,欢快却不轻狂,真有余音绕梁之感。

    书法结体宽绰,取颜真卿书法之白布而不强作恢弘;笔势潇洒随意,取米芾之“奇宕潇散”,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以求“如一佳士”的风神。但书家又始终如一地以恬淡淳雅的气息表现自己,丝毫没有邯郸学步的陋习,以其艺术实践证实了书家“奇非狂怪、正非拘泥”的主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