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詩卷
【简介】:
明,祝允明書。紙本。草書。七言律詩四首。凡五十六行,每行字數不一,共二百五十七字。30.8×396.5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五)。
【赏析】:
祝允明的草書被譽爲“明代草書第一人”。有云:“枝山草書天下無,妙灑豈獨雄三吳!”在這詩卷中,我們可以充分領略到他的草書藝術。
這是一幅長卷巨帙。開卷時強烈的運動感和狂飆式的氣勢震懾心靈,然而又有古雅之氣照人眉睫。
如果說“奔蛇走虺”,常用於形容草書的線條,那麼這幅長卷巨帙中便似有萬千金蛇在狂舞。或取蓄勢式地盤伏,或昂首挺胸地長驅,或兩蛇爭鬥各不退避,或互相連屬魚貫式地游動,簡直是一個金蛇的世界!
淸朱和羹在《臨池心解》裏曾說:“草以神勝。”祝氏此草書即在上面所描述的“奔蛇走虺”式的線條中顯露其神韻。首先是氣滿神足。近四米長的巨帙用筆嚴謹而奔放,剛健婀娜,首尾精到,無散緩之筆,充滿着神氣,閃爍着奕奕神采。其次是一種高雅的士氣。明吳門書派很重視書法中的書卷氣,祝允明、文徵明的書法都洋溢着高雅的士氣,脫去俗氣。祝氏此書從師古法中,從優渥的學養中得其高雅之書卷氣。詩卷充分抒發了祝氏特定環境下的情感。祝氏可謂正得孫過庭所云的“五合”:神怡務閑,感惠徇知,時和氣潤,紙墨相發,偶然欲書。於是心手相應,筆運神出,抒發了一位士大夫在秋日閑居的種種情感。同時這些情感又是出於一個性格豪放的士大夫。如果說顚張狂素的草書成了他們那種狂放不羈的浪漫個性的象徵,那麼兼學顚張狂素的祝允明的草書也充分性格化了。
祝氏在六十六歲創作的這幅七言律詩卷,正如王世貞在《藝苑巵言》中所言,祝允明晚年書法,“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漫,天眞縱逸”,更入妙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