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臨柳公權帖軸

臨柳公權帖軸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淸·王鐸書於順治六年(1649)。紙本。行草書。凡三行,共五十三字。啓功藏。刊於《中國書法》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赏析】:

    明末淸初的王鐸,是飛騰跳擲於趙文敏、董其昌之後的書法大家。他以筋骨強健的筆力、參差起伏騰凌射空的結構,巧妙跌宕天然逸出的章法,形成了爲後世所重的書法風采,影響遍及海內外。

    五十歲以前,王鐸思力交至逐迹窮源,探索成體。五十歲以後,創作進入旺盛期,流傳後世的大部分是這個時期的作品。他縱覽諸家,辨其同異,遺貌取神,吸收融化,刻意變古出新。所臨柳公權書軸,是這時期的力作。這裏所謂的“臨”,實際是一次再創造。

    

    書以用筆爲重,此條幅,一點一畫力求堅而渾。他起筆陡峻,行筆充實,轉筆暢達,住筆峭拔。從第一個“辱”字始到最後落款,每個字都經得起推敲。結構講究奇而穩,不論上下結構還是左右結構,都運用頗爲浪漫的誇張手法,造成強烈的反差,如“深、見、反、惟、狀”等,新意時出。在章法上則善於巧妙地打破局部的平衡對稱,在均衡中求得運動中的平衡。如“反側”、“因見”、“爲緣”、“惟昭”等等。而通篇觀之,又是洋洋灑灑,如瓔珞聯結。其開頭如從天外飛來,末了還餘音裊裊,令人回味無窮。康有爲給他很高評價:“宋人講意態,故行草甚工,米芾得之,後世能學之者,惟王覺斯耳。”即從此幅看,康有爲還是極有眼力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