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卷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明·邢侗書。紙本。草書。七言古詩一首。凡五十五行,共二百二十一字。28.2×442.8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續編》著錄。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四)。
【赏析】:
此件書作並非邢侗精品。明代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評論邢侗:“筆力矯健,圓而能轉,時亦有得。”此作“筆力矯健”差可相許,但“圓而能轉”不免捉襟見肘了。邢侗“最會心慊意,尤在右軍”,而右軍十七帖的草法妙處亦在使轉精良,爽健與嫵媚交融爲整體風格的流露,因而與“古質”拉開了距離,表現出“今妍”的趨向。邢侗此作的不足之處是使轉刻板生硬,往往形成方折的僵化點,與右軍筆法相去甚遠。使轉的關鍵在於保持中鋒運筆的始終貫一,轉折處要圓渾靈活。似起非起,似落非落,在自然的運行之中造成種種生動的墨象。試觀邢侗,“洛”、“陽”、“東”、“風”等字,轉折處多不佳,不是徒然變作停頓的重墨,就是形成毫無生氣的折角,而匆匆掠出的尖利偏鋒之筆,更使運筆的含蓄之感喪失殆盡。筆法的優劣,也是直接影響着結構的審美。如此分析,邢侗此件書作,是不成熟時期的作品。比如“洛”字,“氵”與“各”二部形成平行的二條直線;“東”字的二點處理得輕重不分,且距離相等;“風”字內外兩部分線條缺乏起伏,這些地方都不足以表現草書的疏密,欹正等辯證因素的豐富變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