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褒碑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全稱《漢豫州從事孔褒碑》。無年月。雍正三年(1725)在曲阜東周公廟出土。今在山東曲阜孔廟。殘缺。據淸王昶《金石萃編》記:“碑高九尺八寸,廣二尺七寸。”隷書。存十四行,行三十字。共存百五十餘字。額隷書一行十字“漢故豫州從事孔君正碑”。初搨本第二行首“君”字下“口”旁可見,下“繼德”之“繼”字完好。
【集评】:
淸萬經評其書:“秀逸之至,實不减曹(《曹全》)。”楊守敬評其碑:“雅偉端莊。”
【赏析】:
孔褒碑用筆方多圓少,露多藏少。筆畫勁直硬挺,稜角及磔筆剛健勁利。萬經說“秀逸之至,實不减曹(《曹全碑》)。”此語未中的。《曹全碑》是以飄逸動人的圓潤筆畫取勝,怎能與此碑同路?例如“褒”、“之”、“孫”、“來”、“山”等字的筆畫,或敦實如柱,或瘦硬如鐵。與其說它近《曹全》,倒不如說它似《禮器》。
《孔褒碑》結體方正,無側倚之勢。楊守敬說其“雅偉端莊”,有一定道理。西漢及東漢初期的隷書,結體有橫有縱有方,有正也有側,面貌紛呈、變化多端。東漢桓帝以后,隷書發展出現鼎盛,結體比以前嚴謹得多了。這種嚴謹,一方面是好事,它代表着隷書藝術的最高成就的問世;另一方面,它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隷書個性的生長與發揮。所以,此一階段里的作品,在結體上能夠形成自己的面貌,很不容易。《孔褒碑》就是這樣,它的結體,遠不如它的筆畫有較大的靈活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