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兰
【作品赏析】:
这幅画中花叶萧疏,画兰而不画土,寓意国土被异族践踏,兰花不愿生长其上。它作于元大德丙午年(1306),其时宋亡已近三十年,作者亦年近古稀。画上自题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钤印:“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另有其深长寓意。
自屈原赋《离骚》以来,兰草常被比喻为高洁的君子。画墨兰据说始于北宋米芾,但郑思肖的墨兰,寓意性比前人更强。在他的另一幅《墨兰图》中,有诗题道:“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表现了亡国之痛,爱国之情。元代美术史家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对郑的墨兰长卷评道:“纯是君子,绝无小人。”从郑思肖的墨兰中,确能体验到一个爱国画家的强烈民族情感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他的墨兰,沉郁萧疏,真是“泪水和墨写《离骚》,墨点不多泪点多。”在中国历史上,每当民族矛盾激化时,例如在明未,甚至在抗日战争时期,郑思肖悲愤郁幽的画和诗,都曾引起许多爱国志十的强烈共鸣。
【作者介绍】: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又号三外野人。祖籍连江(今福建福州),家住江南。宋末应博学宏词科,未到任,元兵南下,遂隐居吴中(今江苏苏州)。据说他坐卧必向南,以示不忘宋室,“所南”之号由此而来。又,宋朝皇室姓赵,“肖”是“赵”的声符,“思肖”即为思赵。从其名、号及所作所为,处处流露怀念故国、反抗元朝之情。他专工画兰,存世作品有《国香图卷》,还留下幽愤的诗文集《铁函心史》,内有诗云:“千语万语只一语,还我大宋旧疆土。”
宋末元初 郑思肖 卷 纸本水墨 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