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榴实图

榴实图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作品赏析】:

    画折枝石榴,自题:“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文长。”也是借题发挥之作。石榴画得生意盎然,郁勃而有姿致,既是写实,也是寄兴;‘深山少人收”一句,则如同“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见《葡萄图》)画的是葡萄和榴实,实自喻珠玉般的才华无所施展,慨叹生不逢时,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徐渭偶尔亦在绢上作画。这和他在生纸上作画时于墨汁中掺胶的效果相近似,要在取笔墨的劲利隽爽而不使其渗散。这是他的画风的又一种面貌。这幅画既不同《牡丹蕉石图》的泼墨淋漓,又不象《杂花图》的行笔如飞,它更显得清丽隽秀;在对自然生韵的精到、准确的把握中,我们仿佛听见了作者的喟叹。从这幅画我们也可进一步领略徐渭写生状物本领的高妙和寄兴抒情的自然贴切。所谓“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叶燮:《赤霞楼诗集序》)徐渭的写意画可说以其精当泼辣的笔墨形象做到了诗、书、画的巧妙结合,因而取得相得益彰、感人至醇至深的艺术效果。据说郑板桥曾以“五十金易天池石榴一枝”。

    画上除徐渭钤印,尚有清代乾隆、嘉庆、宣统皇帝的“御览之宝”以及“石渠定鉴”、“三希堂精鉴玺”等内府收藏鉴赏印玺多方。徐渭的画在明末还不十分受人重视,有的画史记载他,也往往聊聊数语,但是象袁中郎那样富有革新精神的文学家却在当代就给他以极高的评价,肯定他“百世而下,自有定论”。(《徐文长传》)

明 徐渭 轴 绢本水墨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驴背吟诗图

下一篇:兰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