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詩稿
【简介】:
淸·張照書。紙本。行楷書。詩三十首。刊於日本《書道全集》(二十一)。
【赏析】:
明淸時期華亭派書家很有影響,董其昌就是一位書壇領袖,張照是繼董氏之後的又一位出自華亭的著名書家。他的楷行書能深得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的特別垂靑,並且以其文采風流,雖得牢獄之灾,而幸免殺身之禍。
張照的《詩稿》開卷便是溫潤秀逸之氣撲人眉睫,與董其昌直接書統,淸晰可辨。然而,他的筆力沉鷙,無董氏之弱。可以看到,張照行筆以正鋒出之,特別注意中鋒的沉着、筆力的貫注。他完全悟徹一個藝術辯證法的原則,如他所說:“沉著之與粗很,妙麗之與苶弱,相似而正相反,中沉着外必妙麗,外粗很中却苶弱也。東坡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善狀妙迹。”(《天瓶齋題跋》)映現在外表的妙麗、婀娜,不無剛健,張照正是從內、從中去貫注筆力,使之沉着然後得之的。有人云:張照“有董之整”。張照此《詩稿》中字的結體是較規整的,盡管他學米芾書但不取其荒率、傾仄、跌宕的結構,此幅有楷,也有行,其行書結構也屬溫潤一路。結字、行款的“整”,正如聖祖御筆詩所云,張照是和董其昌相從的。
張照此幅作品亦如其它作品精神貫注深入。他在抒寫自己的詩情、畫意,在抒寫自己的心態。或是“樹老風聲古”,游子思歸;或是“蘭皐步余馬,無可問靈氛”;或是“殿閣山林同老死,太平無用却堪憐”……。他的心潮完全隨着詩境的展開而展開,而貫注於筆,流露在紙上,或楷或行或草,迨至《漫興》更是心潮澎湃,進入筆歌墨舞的一種酣恣裏去了!在這些並列的詩稿中,這首詩的書法是多麼突出,它猶如矗立的奇峰,猶如微波之中突然捲起的狂瀾。若在此之前是感情之積聚、震蕩;至此已是激射、不能自已,形成了一條心態變化的軌迹,而這一軌迹却又反映在《漫興》詩的內部。此詩從“雨脚”兩字始,以下幾字旣是字字獨立,又是端正易辨,而後進入了興會,迨至“野色”以下完全進入了高潮,一片神機,光彩煥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