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詩軸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明·劉珏書,紙本。草書。書於成化二年(1466)。凡七行。137.8×51.8cm。上海博物館藏。刊於《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二)。
【赏析】:
明代前期善於草書者不多,雖然大多取法晉唐,終於未能深解草書之昧,流於形式膚表,如宋克、解縉、張弼等有所成就者極鮮;在草書的發展過程中,他們只是爲中晚明書壇提供了一個引線和參照。
這件草作就顯得有些對懷素狂草的想當然。那無始無終的牽繞與連綿,所表現的是一種表演意味。這種筆墨單調無止境的連綿線象,甚至讓人感到周圍空氣的憋悶和令人昏眩的噪雜音響,而不是給人以激揚的、奮發的情感,尤其是前四行裏。
從形式上推敲,作者在書寫中,如將“萬、荆州”、“前”、“樹、洲”等字主要筆畫的重複圈迴,雖嫌缺少變化,似仍然有心地標點出運行的節奏,只是其反映節律的脉搏太微弱,不易讓人察覺,以致於愈急而愈平,走向簡單化。倘若就以“草以點畫爲性情”之評,這件作品就算失敗。
我以爲,作者一是對草書的獨特語滙沒有很好地認識和掌握,僅將書寫速度看作是草書的表現內容;再者對空間的敏感不夠,似這種連綿草法,如果適當拉開行間間距,或像後三行偶用幾個字收行的空間拓展一下,留些必要的白,其氣息可能就透活得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