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哲理 > 胡字的行书写法

胡字的行书写法

书法哲理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字形演变】



【本义】——茹毛饮血

古时候的中原人常把北方的少数民族称作“胡人”。

“胡”这个字的组成特别简单,左边的“”就是骨头,即裸露在外面的骨架;右边的“”则表示。骨头和肉,为什么组成了“胡人”的“胡”字呢?




要讲这个字,可能就涉及到文化的问题了。

中国古代造甲骨文的时候,是中原人(汉人)率先进入了文明社会,他们主要依靠种植业、饲养业为主的精细农业生活,即便是出门打猎,猎到的兽肉也会被精细处理、烹调成菜肴来吃——实际上,汉人的主食并不是肉,而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




所以汉人经常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来展现粗犷豪迈的气概,这种饮食方式和他们自古以来形成的习惯完全不同,因而可以塑造一种豪爽之人的反差感。




正好在古代,也存在着将汉人口中豪迈的饮食方式纳入日常的部落族群——这种几乎只吃肉、很少吃粮食的人,就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




这些南下的游牧民族,由于生活方式不同,比起中原人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他们更倾向于打猎与掠夺。当时的匈奴,从沙漠、高原之类荒无人烟的地区跑来汉人的地盘,汉人苦其久矣,觉得他们的行径很野蛮,因而非常鄙夷,称他们的生活方式为“茹毛饮血”,并称这群游牧民族的人为“胡人”,表示他们是啃骨头、吃肉的野蛮民族。




“胡人”这个词,从字面上看有两层意思,一是只吃肉不吃粮食,二来也同“远古”的“”字读音与组成元素相似,指尚未开化生活方式与思想水平都处在远古时期的人群。


古人造字都是先有音、再有义的,为何“胡”字发的是“hu”的音呢?

我们常常用“呼呼”形容风声,而“胡人”,也是从北风呼啸的北方骑马南下的,这些游牧民族的人骑着马跑过来,就如同一阵烈风刮过,或许正是这个特点令汉人印象深刻,于是用代表风声的“呼”为他们命了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