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封龍山頌

封龍山頌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隷書。十五行,行二十六字。也稱《封龍山碑》。東漢延熹七年(164)十月立。在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王村山下。淸道光二十七年(1847)爲元氏知縣劉寶楠訪得。移置城中文淸書院。據淸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記:“高漢尺六尺七寸四分,廣三尺八寸五分”,“字徑二寸餘”。有翻刻本。文物出版社《書法叢刊》第五輯、上海書畫出版社《篆隷》(中)均收入。《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

【集评】:

    淸方朔《枕經堂金石書畫題跋》:“字體方正古健,有孔廟之《乙瑛碑》氣魄,文尤雅飭,確是東京人手筆。”楊守敬《平碑記》:“雄偉勁健,《魯峻碑》尙不及也。漢隷氣魄之大,無逾於此。”

【赏析】:

    

    此碑晚出,故名聲影響稍次,然若論氣魄之豪放雄偉,漢碑之中無出其右者。

    此碑結字方正古健,氣象宏大。外表端方,內含動勢,有很強的張力。頗有一種“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魄,令人肅然。用筆遒勁豪放,有篆籀筆意,雄勁的點畫之中,似有一股運動不息的力量欲衝出筆迹邊界。十分含蓄又十分雄強。更可貴者是用筆雖大起大落,毫無顧忌,却又能法度森嚴,無一筆出規矩、無一筆失儀態。靜與動,放與斂,含蓄與雄放,粗獷與俊美,大方潑辣與法度規矩等等對立矛盾完美統一,形成一種獨特的陽剛之美。而且此碑發現較晚,優秀搨本易得,可作爲學習漢隷的優秀範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